【實習計劃】勞工局與內地科企及藥企辦見習計劃 促進產業人才培養

為配合特區政府積極推動“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優化產業結構而加快培養產業人才,勞工局與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下稱“金蝶軟件”)及康哲藥業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康哲藥業”)合作,於2月19日分別推出“澳門青年到深圳金蝶軟件見習計劃”及“澳門青年到深圳康哲藥業見習計劃”,活動旨在讓澳門青年學習內地企業的先進經驗和科技知識,將所學應用到日後工作場景,拓展青年的就業發展空間。兩項見習計劃由2月19日至3月8日接受網上申請。

支持澳門青年到內地企業學習先進經驗和科技知識

 “金蝶軟件”是全球領先、中國第一的企業管理雲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公司,為超過740萬家企業及機構提供企業管理雲產品及服務,業務聚焦EBC企業資訊科技管理等行業數字化轉型實踐。見習崗位涉及軟件開發、實施顧問、基礎運維、市場崗位、運營崗位、會計崗位以及人力資源崗位等7個範疇,共15個見習名額。

“康哲藥業” 是一家創新醫藥企業,涉及皮膚醫美業務和大健康業務。見習崗位涉及藥物註冊、藥物醫學臨床、市場推廣、項目合作、藥物品質管理以及藥物供應鏈6類見習崗位,共20個見習名額。

參加辦法及須知

凡持有有效居民身份證且年齡在35歲或以下(以申請截止日期計),完成見習崗位要求的相關高等教育課程並取得學士或以上學位,且具見習崗位所需技能的澳門居民均可提出申請。

兩個計劃見習地點均位於深圳,為期8周,見習期間,每名見習人員除可獲勞工局每4周提供5,000澳門元生活津貼和一次性500澳門元往返交通連旅行保險津貼外,亦會由見習企業提供生活津貼(“金蝶”每4周3,500澳門元,“康哲藥業”每4周2,500人民幣)並購買商業保險,其餘費用由見習人員自行承擔。

設專題講座助參加者了解見習企業和相關行業發展趨勢

為讓有意參加見習計劃的青年了解相關企業及行業發展前景,勞工局將於2月24日及3月2日舉辦“職問職講”行業講座,並邀請“金蝶”澳門分公司王偉琪總經理及“康哲藥業”人力資源中心付忠明總經理及李勤學經理擔任主講嘉賓,將對企業數字化轉型及創新醫藥行業的發展前景,以及人才需求作出詳細分析和講解。

見習計劃名額有限 把握機會申請

有興趣參加見習計劃的澳門青年由2月19日至3月8日登入勞工局有關見習計劃專頁了解詳情及網上遞交申請  https://www.dsal.gov.mo/zh_tw/standard/employment_recruitment_intern.html 。如欲查詢計劃內容,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勞工局杜先生8399 9740/沈小姐8399 9765。

“澳門青年重點產業實習計劃” 報名期延至5月29日

為積極推動本澳重點發展產業的青年人才培養,助力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人才發展委員會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民生事務局聯合舉辦“澳門青年重點產業實習計劃”,報名日期現延長至2023年5月29日,獲錄取的澳門青年將前往內地重點企業開展為期6週的實習。

是項計劃將擇優錄取15名澳門青年,於2023年7至8月進行為期6週的實習。提供實習崗位的企業為廣州醫藥集團及上海蔚來汽車,實習崗位涉及制藥工藝研究、食品研發工程、科研管理、智慧製造車輛動力學模擬、工業化製造質量管理、能源運營、客戶拓展等範疇,與大健康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密切相關。詳情請瀏覽:https://www2.scdt.gov.mo/zh-hant/reward/teenager_plan1/regulation

如有查詢,可電郵至enquiry.ttp@scdt.gov.mo 或於辦公時間內致電 2855 5108。

人才委邀金融管理學者回澳交流

      為促進本澳金融產業發展,加強金融行業的學術交流,人才發展委員會“海外人才回流行動考察計劃”邀請金融管理學者鄺梓楓博士回澳, 參觀金融交易實驗室並與澳門大學金融及商業經濟學系人員會面,就澳門金融產業發展、特色金融及行業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建議。

      鄺梓楓博士早年在澳門永援中學畢業,於澳門大學取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後,遠赴歐洲,分別取得法國圖盧茲經濟學院金融經濟學碩士和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金融系博士學位。他現於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擔任金融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金融中介和銀行理論、企業融資和信息經濟學。

      是次“海外人才回流行動考察計劃”交流活動中,鄺博士到訪澳門大學,參觀湯森路透金融交易實驗室和博彩研究所博彩實驗室(模擬娛樂場),其後與金融及商業經濟學系系主任李國強副教授會面交流,就澳門金融人才的方向進行討論並對提出意見。他有意今後與澳大合作開展金融專業學術研討會作討論,並協助青年尋求更多國際機構的實踐經驗。另外,他認為澳門需建立完善的證照互認制度,政府可提供更多機會及優惠政策,如是次的考察計劃,讓海外澳人了解澳門現時的環境及發展前景,從而吸引他們回流。

      人才發展委員會將繼續透過“考察計劃”平台,積極建立本澳身居海外的各領域專業人士與本澳職能部門及機構之間的聯繫,加強各行業人才之間的交流,助力澳門各行業發展。

img_6462

“粵港澳大灣區澳門青年實習計劃”全員啟動準備出發

          為推動本地青年融入大灣區發展,人才發展委員會與廣東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聯合推出“粵港澳大灣區澳門青年實習計劃”,於6月29日假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舉行啟動禮。

        會上,蘇朝暉秘書長勉勵即將啟程出發23名澳門青年,應當認識國家當前發展最新形勢,勇於走出澳門闖一闖,從多方面發掘個人路向,讓所學能盡展所長,利用今次機會探索灣區內個人發展空間。港澳事務辦公室葉維園副主任亦於會上勉勵各位青年,抓住大灣區發展機遇,通過實習平台開拓視野,累積職場經驗,提升競爭力,構建人脈積極尋找機遇,為未來職涯發展打下扎實根基。

        有機電工程的實習生黃同學表示,澳門產業較集中,實習崗位較局限,很難得有機會到廣州地鐵公司學習城軌維修管理,期望實習可為自己增添日後就業優勢,另一名在英國修讀時尚商業設計實習生李同學表示,內地創意產業發展迅速,實習有助探索內地市場在商品設計的實況,期望為自己未來發展帶來新的思路。

    特區政府首次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澳門青年實習計劃”,期望為本地青年提供更多學習機會。23名實習員將月7月7日出發前往廣州的頂尖企業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習,實習崗位範疇包括資訊科技和創意設計、會計金融、旅遊會展及城軌維修管理。實習期間的食宿、交通及保險等安排已委託承辦單位統一處理,週末亦會安排參觀考察活動,相信可為實習人員未來職涯規劃以至融入灣區發展帶來新的啓迪。

        當日出席主禮嘉賓有廣東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葉維園副主任、廣州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楊嘉副處長、人才發展委員會蘇朝暉秘書長、吳在權委員及中華青年進步協會施家倫創會會長及李玉培會長。

 

img_7658

img_7668

人才委響應國家指示與期望 推進人才培養融入大灣區發展

        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回覆澳門兩所大學的校長來信,對澳門特區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創新作出指示,體現了中央政府對澳門高等教育及科技事業的高度重視。特區政府將大力推動高等教育和科技創新發展,加大人才培養工作的資源投入,助力澳門與區域的發展建設。

        特區政府自2014年成立人才發展委員會起,致力推進各領域的人才發展工作,其中包括制定、規劃及協調人才培養的長遠發展策略,構思人才培養的短、中、長期措施和政策,建設鼓勵人才留澳和回澳的機制;推動協調政府各部門之間、本地、區域及國際合作有關各類型人才方面的工作。特區政府正爭取如期落實《澳門中長期人才培養-五年行動方案》,從政策支持、資源投入、制度完善等多方面提升各領域人才的質素與水平。人才發展委員會全體委員將認真學習國家主席的重要指示,積極培養各行業建設所需的精英人才、專業人才及應用人才,致力為提升澳門人才的整體競爭力,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及融入大灣區建設作出貢獻。

        特區政府將繼續支持和鼓勵本澳居民更好地把握機遇,拓闊自身的眼界和視野,提升自身競爭力;面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鼓勵澳門人投身本地及區域的行業建設,促進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進而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充分發揮澳門“一中心、一平台”的特殊作用,響應國家主席及中央政府給予的期望及發展機遇。

資訊:澳門大學健康科學院生物醫學博士學位招生(課程: 2018年8月起)

      澳門大學健康科學院生物醫學博士學位正面向全球學生招生,申請者必須持有自然科學相關領域的學士或碩士學位,有分子生物學和結構生物學方面的經驗優先。課程導師為周昶行(William)副教授,具豐富的 “多亞基蛋白複合體” 的研究經驗。

    課程規範性研究期為4年,在完成博士學位後,持有澳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畢業生可申請澳門獎學金,該獎學金提供獨立工資,方便博士畢業生獲得有競爭力的國際博士後經驗。報名截止日期: 2018年2月28日。

   有意申請的學生歡迎點擊連結了解詳情:phd-studentship-in-biomedical-sciences-starting-august-2018

勇敢追尋電影夢 徐欣羨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書中有句話:“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澳門新晉導演徐欣羨(Tracy),為了追尋從中學萌芽的電影夢,到過台灣和香港修讀電影,曾試過窮到銀行戶口提不出錢,也試過安穩地打工,但在剛好的時間點遇上“伯樂”──文化局推出首個“電影長片製作支援計劃”……這機會,屬於真心追尋電影夢的徐欣羨。

tracy_1澳門新晉導演徐欣羨,一步一步磨練自己,踏上電影追夢之路。

一步一腳印的電影路

徐欣羨的電影夢從中三開始萌芽,當時她對學長學姐拍的短片感興趣,於是參加了學校舉辦的錄像比賽。那時,從初中到高中每年暑假,她和同學都會合作拍攝一部短片,有愛情片、有驚悚片……徐欣羨說多數拍的作品都是由模仿別人開始。但原來在找到這個興趣之前,她也曾嘗試過不同方面的創作:“本來就對創作很感興趣,我曾寫過文學作品,學過樂器,作過歌,但慢慢嘗試下來,發現拍片這藝術方式,能讓我表達出想說的故事。”自此,徐欣羨就愛上了拍片。

高中畢業後,徐欣羨決意到台灣世新大學修讀電影,有着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志氣,她說:“當時文創產業仍然未興起,很多人都覺得電影沒有甚麼好發展,媽媽唯一擔心是我回來後,如果沒有拍電影的機會可能會很失望,但我想沒有工作機會也沒關係,反正這四年讀自己喜歡的東西,做自己喜歡的事就足夠了,而且當時發現不少前輩也沒有一份電影業相關的正職,只是利用工餘時間拍片,也是一種樂趣。”

tracy_2徐欣羨學士學位畢業於台灣世新大學電影系(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到了台灣讀書,徐欣羨開拓了眼界,更認清了自己的弱點:“最初中學拍片時曾拿過一些獎項,自以為很有天分,但到了台灣與同學相較之下,發現自己的文化素養真的有着落差,書和電影都看得少,覺得自己追不上,但正因為這個落差更能激發自己要努力補強。”大學畢業後回來澳門,她找到電視台的工作,但被編排做幕前主持,堅持了一年後,徐欣羨仍然難捨電影夢,她看見台灣的同學都加入了電影行業,不想再耽誤時間,於是便決定再到香港演藝學院修讀導演碩士課程。徐欣羨說香港和台灣所學到的有所不同:“台灣的課程着重人文色彩理論,如學習性別議題、二戰道德等等,但香港的課程偏重於技術,學習拍電影的規格、執行等等。”不斷琢磨自己的徐欣羨等待着“伯樂”的出現。

tracy_3在香港演藝學院修讀碩士時,徐欣羨與同學一同拍攝畢業作品《小學雞大電影》。(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tracy_4從香港畢業回澳後,擔任《堂口故事3──心亂疑城》副導演。(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千里馬遇見伯樂

之後,徐欣羨接連拍攝了《櫃裡孩》、《壞女孩》、《荒蕪中栽花》等短片作品,也做一些兼職老師,副導等工作來維持生計,但卻曾經窮到在銀行戶口提不出錢。2013年,她終於遇上了“伯樂”──文化局推出首個“電影長片製作支援計劃”,徐欣羨翻出當時在港讀碩士的劇本投稿,結果雀屏中選,可以獲得最高上限的一百五十萬元資助。徐欣羨說:“那種感覺又神奇又驚喜。”

說好每一個故事

徐欣羨說:“我的夢想是可以一直拍電影,說好每一個故事。我覺得自己不是很有天分的人,但我相信‘堅持’,如果在起跑線上有一百個人,可能十年後還在堅持的就只剩下五個人了,就像我自己由中學到現在差不多十年,仍在這條電影路上。當你選擇自己真心喜歡的事去做,你會有很多熱情,你會真心渴望,只要不放棄我相信會有天走到想要去的地方。”

tracy_5徐欣羨到葡國里斯本舉辦座談會。(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合作單位: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生物學研究博士 周昶行

妙論中西,德才兼備 周昶行

成功需苦幹

“當時有志報讀劍橋和牛津的學生,每週都要額外補課,以及接受模擬面試,訓練應答能力。由於習以為常,正式面試就不會怯場。”---周昶行 
 
williamchao_1William學貫中西,知識淵博
 
80後學者周昶行(William)是土生土長澳門人,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2007至2016年期間,先後在The 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和The Francis Crick Institute進行生物學研究,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等雜誌發表以細胞週期領域為主題的論文,獲國際科研界肯定。William博士後集中研究理解真核細胞分裂機制,成果有助了解各種癌症和遺傳疾病形成。他最近與澳門大專院校接觸,考慮回澳開設獨立實驗室,從事相關研究工作。
 
看William的個人履歷,本以為他是個長年埋首在實驗室工作,不通世故的年輕學者。直至訪談過後,才驚覺他除了知識淵博,喜歡妙論中西文化異同,也會痛批西方社會的一些陋習歪風,這種知識份子仗義執言的精神,教人驚嘆又佩服。他在求學路上遇過不少波折,但總能順利克服,以及認清方向做出對自己有利的升學選擇,勤奮向學又不自滿的處世態度,很值得時下年輕人學習。

出國留學要過語言關

William赴英留學前,就讀於陳瑞祺永援中學。他中三選修理科班,由於一直接受英文教育,所以有了到外國升學的想法。當年想出國留學,像美國、澳洲等地的大學都是海外升學中心推介的留學勝地,但William卻對英國學府情有獨鍾。讀中五期間,他自行在網上尋找赴英升學的資訊,並成功考入有三百多年歷史的男子寄宿學校湯布里奇中學。
 
William表示:“當時也想過去德國升學,因為據我所知,只要語言和成績過關,便可免學費入讀,吸引力挺大。但考慮到中學時的學習內容與英國當地的課程較易銜接,更能發揮到自身優勢,最後還是選擇了去英國。” 

williamchao_2在英國求學期間,認識到不少外國朋友(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初到英國求學,人生路不熟,也沒有同行的知己。William憶述,當時全年級只有自己和四個華人,當時華人在校內可說是“弱勢社群”。最要命的是,當時William的英語口語不好,除了聽課較吃力外,和同學溝通也有困難。據William觀察,英國人是很着重溝通的民族,你愈是不主動和他們聊天,便愈容易被忽略和邊緣化。相反,你先釋出誠意並主動溝通,他們會很樂意和你打成一片。
 
William感觸地說:“中西社會文化有很大差異。在西方,你能力越高,對方便越想跟你做朋友;但在華人社會,謙卑才會得到尊重。我當時在英國讀書,還未明白這些道理,由於語言不通,捱過不少苦頭。後來發現溝通的方式不限於語言,我開始多參加一些課外的群體活動,例如劍擊、籃球、標準舞等,並為學校取得獎項,讓外國同學看到我在運動方面的天賦,他們便對當初沉默寡言的我改觀,共同築起溝通的橋樑。”
 

williamchao_3William(左一)是劍擊好手(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williamchao_4熱衷參與課外活動(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受學習氛圍薰陶 增強考取名校信心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長年高踞全球大學排名的前列位置,是世界各地學生有志報讀的理想學府。考入牛津的學生都被視為特別出眾,前途一片光明。但當William收到牛津的正式錄取通知書時,卻沒有表現出與同樣得知消息的家人般興奮,只覺得結果符合預期。
 
這又要從William入讀湯布里奇中學的時期講起,當時有位香港同學曾這樣對他說:“你讀的這間寄宿學校是名校,你不知道嗎?”William當時在網上只留意到學校在英國排名頗高,加上是寄宿男校,生活上照顧周全,讀書可以更專心,並不知道這所學校有着“四分一畢業生能考入牛津或劍橋”的傳奇升學率。
 
湯布里奇中學的導師幾乎都是牛津或劍橋的校友,他們上課時,偶爾會用輕鬆語氣和學生說,“將來你們在牛津要在這間餐廳吃飯,因為這裡的價錢較便宜,另一間學院的飯堂就最好不要去!”“你讀劍橋大二時,最好選修這幾個科目。”之類的話,無意間灌輸“牛津、劍橋其實離大家不遠”的想法,給予學生考入這些名校的信心。
 
William說:“能否考進去,當然還得看學習能力和成績。當時有志報讀劍橋和牛津的學生,每週都要額外補課,以及接受模擬面試,訓練應答能力。由於習以為常,正式面試就不會怯場。
 
談及大學經歷,William表示老師們平日忙於研究工作,放在課堂教學的時間較少,學生很多時間都要靠自己在圖書館、實驗室或網上尋找課題的答案,因此鍛煉出很強的自我學習能力。此外,牛津學生很喜歡溝通和辯論,每個人對社會和政治都有不同的見解,在這種氛圍的薰陶下,William也養成熱衷獨立思考的個性。
 williamchao_5在牛津養成熱衷獨立思考的個性(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海歸人才有意回流發展

William在牛津主修分子和細胞生物化學(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chemistry)專業,然後在英國進行與生物學相關的研究,他表示:“鍾情生物學研究,可能是因為我對一些未知的事情充滿好奇心。加上在修讀博士期間,接觸到很多該領域的世界著名科學家,被他們的奉獻精神和對科學的激情薰陶和感染。我的博士導師Professor David Barford是英國皇家學會院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該學會成員包括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霍金等世界著名科學家。David對科學的投入令我感動,也激發了我從事研究的動力。” 
 

williamchao_6醉心生物學研究(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雖然留英多年,但William仍一直關心家鄉的發展,對澳門近年以逐步實現產業適度多元化為發展目標感高興,他說:“這意味着澳門未來可容納更多不同專業的人才,對過去在外地升學和工作,有意回流發展的澳門人是一大喜訊。”
 
William表示正積極尋求回澳發展,開設實驗室從事生物學研究的可能性,希望以澳門作為“一個平台”,透過與歐美、中國內地和香港等科研機構合作,提升生物學領域的研究水平,為澳門學術和多元產業作貢獻。
 williamchao_7考慮回澳開設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