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懼艱辛,終成大器──專訪酒店餐飲部總廚古志華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於2018年底在珠海大劇院中心廣場舉行,來自大灣區(香港、澳門和珠三角九市)共33名粵菜大廚經過激烈比拼,本澳選手古志華、陳偉庭雙雙奪得三等獎,澳門代表團同時獲得優秀組織獎,成績喜人。

a1

古志華在首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勇奪三等獎(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古志華自九十年代初開始加入飲食行業,在傳統粵式酒家擔任學徒,後來通過持續進修,不斷鑽研烹飪技術,不但考獲技師級中式烹調師“一試兩證”技能證照(勞工事務局為培養本澳廚藝人才,推行“一試兩證” 技能考證,考生只需通過一次考核合格,即可同時獲得內地發出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及勞工事務局的職業技能證明),更在不同廚藝比賽上屢獲殊榮,廚藝水平備受肯定。他亦由傳統粵式酒家的小師傅,一步一腳印走到大型高級酒店餐飲部的“總廚”位置,成為餐飲行業的佼佼者。回首近三十年的廚師生涯,古志華毋懼艱辛,相信只要努力不懈,不斷自我提升,他日終成大器。

 

學廚要練好基本功

  1974年在內地出世的古志華,五歲時隨家人定居澳門,一家人從此在這裡落地生根。古志華自言小時候非常貪玩,不喜歡讀書,小學未畢業已想踏入社會工作。在朋友介紹下,他入職環球酒家,成為該酒家的廚房學徒。古志華又說,當初加入餐飲業,並非因出於對烹飪的喜愛,僅僅是因為“入廚房工作可以免費包兩餐,不用怕沒錢開飯而捱餓”。

  古志華表示,走入熱氣騰騰的中菜廚房工作,雖然得以果腹,但當學徒猶如“當苦工”,洗菜、洗米、劏魚等各項雜務統統一手包辦,工作時間長,多接觸刀具、鑊鏟及不同食材亦易引起工傷,因此學廚的日子並不好過。他也曾考慮過轉行,但明白練好基本功的重要,便咬實牙關堅持下來。

a2

學廚的日子並不好過,古志華也曾考慮過轉行,但明白練好基本功的重要,便咬實牙關堅持下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雖然在廚房工作,但煮菜給客人品嘗的任務,主要交由主廚負責,當時還是學徒的古志華並沒有太多機會表現自己。真正可落手落腳煮餸,是在酒家舉行晚宴後的宵夜時段,古志華表示,“當時完成酒席後,大師傅(主廚)就會收工,剩下的中師傅、小師傅和學徒等都會留下來,自己動手煮宵夜吃,我也是在這時才有機會動手煮餸,在一些前輩身上‘偷師’,學習製作一些像炒飯、炒面等簡單菜式。日子有功,逐漸掌握到烹飪技巧後,我便嘗試挑戰一些複雜的菜式,從而建立了對烹飪的喜愛和興趣。”他難忘當時工作部門人數少,人情味濃,同事之間會互相鼓勵,令他對烹飪更有自信。

 

從粵式酒家轉戰大型酒店餐飲部門

  在環球酒家工作了四年後,古志華轉職到翠苑酒家當“打荷”(廚房崗位之一,主要負責將砧板切好配好的原料腌好調味、上粉上漿、用爐子烹製、協助廚師製作造型等工作),繼續在廚房學習不同的烹飪技巧。之後又跳糟到聚龍酒家、海港城大酒樓,擔任中、高級廚師,漸漸在業內獨當一面。

a3

隨著廚藝水平不斷提升,古志華漸漸在業內獨當一面。(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之所以頻頻轉工,古志華解釋,“一來人望高處,總想得到更好的待遇;二來是希望到不同工作環境學習更多的知識,每間酒家的廚房不同,廚師不同,烹飪的風格也不同,所以每到新環境工作,我都可以學到新的烹飪技巧;加上當時尚算後生,思想未定性,所以不想停留在同一家企業太久,便經常轉工。”

  回歸後,“開放自由行”和“賭權開放”等新政策,為澳門各行業都帶來不少衝擊,飲食業也如是。多家大型娛樂場和酒店相繼落成,其餐飲部求才若渴,古志華先後在漁人碼頭巴比倫娛樂場、皇冠酒店、星際酒店、銀河酒店和美獅美高梅酒店的餐飲部工作,更由“高級廚師”升任到“總廚”。

a4

轉戰大型酒店餐飲部,令古志華學到更多新知識。(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古志華曾在銀河酒店工作七年,負責管理“亞洲美食坊”,那裡共有十多間餐飲店,匯集中、日、泰、韓及新加坡等亞洲風味菜式。他說:“由於是大型酒店,每日客流量很大,而且不同國籍的客人都有,當時覺得擔任管理工作壓力挺大。為了滿足不同國家客人的需要,當時公司聘請了很多外國大廚過來幫手,我也有機會‘偷師’,嘗試學習烹飪其他地區的特色菜,從而提升了廚藝水平。”

 

眾志成城助推“美食之都”

  古志華憶述,當初為“有兩餐吃飽”加入飲食業,從沒想過能在這行業闖出名堂,直至後來愛上了烹飪,並準備成家立室,便決心闖一番事業。其後因加入澳門飲食業工會,與同行師傅多了緊密交流和聯繫,他更覺自己是飲食業一份子,要做個好榜樣。

a5

因加入澳門飲食業工會,與同行師傅多了緊密交流和聯繫,古志華更覺自己是飲食業一份子,要做個好榜樣。(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工會介紹和鼓勵下,古志華先後在京港澳台烹飪職業精英邀請賽、港澳專業廚藝大賽、中餐烹飪世界錦標賽屢獲殊榮,更在2018年舉行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勇奪三等獎,其用心炮製的烹飪作品獲評委們的高度認可。他感謝工會一直以來的支持,如在賽前會提供全方位協助等,又說每次參賽收穫都很大,“見識多咗,認識到的同業朋友也多咗”。

a6

古志華與香港名廚周中合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展望未來,古志華對飲食行業前景樂觀。他表示,“美食是澳門的城市特色。2017年10月,澳門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成功的關鍵在於澳門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內涵獨特,充分體現了中葡文化的融合。澳門美食不單來自星級酒店餐廳或食肆,更包括大眾所創造和喜愛的各類飲食。此外,自多家大型博企和酒店落戶澳門後,餐飲行業有不俗的向上流動空間,福利和待遇均有提升,外資博企願意聘請外國烹飪專才來澳發展,有助促進不同地區廚師合作和交流,共同進步。”

a7

展望未來,古志華對飲食行業前景樂觀。(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從事餐飲業工作近三十年,古志華近年有新啟迪,他希望未來能多以廚師身份參與慈善活動,行善積德,“就像在2017年,我參加了一個國際名廚澳門慈善夜,當日一眾名廚各自施展廚藝,目的是為鏡湖醫院籌款,以惠及更多的普羅大眾。”

a8

古志華希望未來能多以廚師身份參與慈善活動,行善積德。(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學廚之初離不開一個“捱”字,餐飲業之路從不易行,古志華寄語有志入行的年輕人要毋懼困難和艱辛,努力不懈地練好基本功,“烹飪是一門要不斷學習的手藝,只要不放棄,假以時日必定‘越學越精’,終成大器。”

a9

古志華寄語有志入行的年輕人要毋懼困難和艱辛,努力不懈地練好基本功,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熬出人生百味 張兆康

        澳門早前獲評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美食是城市旅遊的潛力優勢,炮製美食的廚師更是當中的重要推手。要當一位成功廚師,先天資質與後天努力缺一不可,現年34歲的張兆康就熬過了一段上坡的艱辛路。
  年紀輕輕的他,目前在新濠天地的米芝蓮兩星餐廳──譽瓏軒擔任副總廚,如今可謂事業有成。但他18歲時,卻是別人眼中“讀書不成”的中輟生,後來憑著努力,在如“打仗”一樣的廚房裡工作,從低做起,漸漸找到了煮食的樂趣。在恩師譚國鋒師傅指導下,兆康成為了獨當一面的優秀廚師,烹調出各款動人美味。
 
a1
年紀輕輕的張兆康,憑著堅毅和努力,成為米芝蓮兩星餐廳譽瓏軒副總廚。
 
 

學徒生涯刻苦耐勞

  18歲的兆康,由於學業成績不好,高中未畢業,便決定投身社會。第一份工作是在酒樓做廚,做了半天,就已經被廚房混亂如戰場的景況嚇退。兆康憶述:“廚房的工作有很大挑戰,節奏急速,我在什麼都不懂的迷惘狀態下,也沒有人指點,更不小心被燙到手,所以做了半天就辭工了。”
  兆康試過做外賣、茶餐廳侍應,雖自知這些工作不可以做一輩子,但礙於學歷問題,工種選擇又不多,只好過著“騎驢搵馬”的日子。一年後,他決定再次嘗試進入廚房工作。他說:“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知道做廚並非想像中容易,有了心理準備再進去時,便覺得自己可以應付得來。於是我就開始做學徒,洗地、劏魚、洗菜,做各種基本功夫。一年半載後,師傅知道你有心學習,就會慢慢教你。有次師傅給我機會,教我做泡飯煮給客人,做出來後,客人吃完,當時很有成功感,自己原來可以成功做一道賣錢的菜,覺得很開心。於是便想,我今天懂得泡飯,明天學多一種菜式會怎樣呢?有了這個心態,就慢慢對烹飪產生越來越多的興趣。”
  做了兩年學徒的兆康,轉到別的餐廳工作,升做伙頭,煮飯菜給4、50個員工吃,菜式可自由發揮,令他越來越有成功感。煮菜變得更有心得的他,便到另一間餐廳做“鑊尾”,即是廚房裡最小的廚師,做頭鑊和二鑊不做的食品、較便宜的炒飯麵等。在混亂又危險的環境裡,兆康都是憑著“刻苦”二字熬過,他說:“記得有一次要做20、30圍的婚宴酒席,因為要煮很大鍋的菜,時間又趕急,一不小心被油燙到大腿,半邊大腿燙傷了,但幸好油不太熱,只是淋到紅腫,但淋到以後,我仍然要死忍,直到煮完整場婚宴的菜,這大概是入行以來最深刻的一次。”肯熬肯吃苦,忍耐力強,大概就是兆康成功的關鍵。
 

難忘恩師教導提攜

  已經練了不少“經驗值”的兆康,早已聽過名廚譚國鋒師傅的名字。十年前新濠天地剛好舉行招聘會,兆康雖然膽怯,但都決定一試,他認為如果能進酒店跟譚師傅學習,是很值得自豪的事。後來,兆康也如願進入新濠天地工作,加入了譚師傅的團隊。初進時他做最初級的砧板,因為人手不夠,什麼都要做。譚師傅見到這小伙子有潛力,在3、4年後,兆康獲晉升為廚師領班,負責分配廚房工作,逐漸地他晉升到副總廚、再到高級副總廚,負責處理烹調、食物菜單設計和文書等工作,甚至還參與了米芝蓮兩星餐廳譽瓏軒的菜式設計。
 
2
兆康與譽瓏軒的同事合照(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兆慶難忘恩師帶給自己的改變和教導:“師傅教會了我很多東西,教我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煮食不是做出來就好,是要做到最高點的最好。師傅令我由普通餐廳的廚師,做到米芝蓮餐廳的副總廚,他教會我很多事,也令我下決心不斷鑽研廚藝。”
  努力多年的兆康,悟出人生道理:“做人少些機心,做事多些心機。”對於時下年輕人不願入行做廚,他認為正因為少人入行,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現在不多年輕人願意入行,上下斷層很大,但這樣上位機會也多,只要入行,肯努力肯熬就會有很多機會。而且,每一輩人承傳下來的知識,如果沒有新血去傳承,很多東西都會失傳。或許有些人覺得從低做起,每天重複做一件事很累,但我覺得這也是一種經歷和過程,要熬過這一切的重複,調整心態,打好基本功,才能取得成功。”
 
4
兆康在職場認識到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環遊各地交流廚藝

  譚師傅帶著兆康到世界各地進行廚藝交流,到訪過德國、泰國、台灣、香港、廣州等地,兆康說原來世界真的很大:“因為師傅的帶領,我見識了更多東西,讓我體會到飲食果然無分國界。和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廚藝,也讓自己獲益良多。”
 
3
兆康與恩師譚國鋒師傅(第二排左一)到德國做粵菜推廣(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5
兆康到曼谷與當地廚師交流(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兆康曾獲得新濠博亞娛樂年度最佳員工獎,並於2016年參與亞洲名廚菁英薈,奪得了個人金獎和團隊最佳配搭獎。兆康憑自己研究的“冷梅鮮鮑”參賽獲殊榮,“冰梅鮮鮑”也在譽瓏軒設計菜牌時被收入菜牌中。他說:“它是以梅粉醃蕃茄,放日本毛蟹蟹肉在蕃茄裡,以高湯熬煮了鮑魚,再把高湯弄成泡沫狀,讓鮑魚猶如在海上一樣。”
 
6
“冷梅鮮鮑”,是兆康獲得2016年亞洲名廚菁英薈個人金獎的菜式。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一個三十出頭的小伙子,當上了米芝蓮兩星餐廳的副總廚絕非易事。兆康表示自己也曾迷惘過,他告誡年輕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要學會發掘自己的興趣,並加以培養,保持謙厚和忍耐的做人態度,一步步去行,自然會到達想到的地方。”願我們都能如兆康一樣堅毅且勇敢,找到生命中的熱情,踏上發光發亮的舞台。
 
 
 
 
 
訪問合作單位: 
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藍帶學藝圓主廚夢 Betty

         巴黎是世界聞名的美食之都,即使隻身一人遊走街頭,也能聞到櫥窗內滲出來的甜品香味。從口感豐富的反轉蘋果塔到口味繁多的牛角包,從精致小巧的馬卡龍到酥脆誘人的小泡芙,這些極緻美味的甜品,總令人有一試難忘的體驗,浪漫甜蜜的感覺由舌尖湧上心頭。

  Betty Fung,一位原本在機場工作的文職員工,憑著對烹飪的熱忱,工餘積極進修,學遍了各國菜式的烹飪要訣。決心當上主廚的她遠赴法國深造,踏進了世界名廚學校──巴黎藍帶廚藝學校的殿堂,修讀了一年甜品課程後,廚藝突飛猛進。後來,她回澳開設了自己的餐廳,精心炮製出一道道美食,成為備受矚目的新晉廚師。

a2

遠赴法國巴黎學師。(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熱愛烹飪不斷鑽研

         自小喜歡烹飪的Betty,中學時已經常到圖書館借書學做蛋糕,不時製作各式各樣的甜品給家人和朋友品嚐。Betty說:“家人都讚我做的甜品好吃,所以慢慢就培養了興趣。”

  踏入社會工作,Betty依然熱衷烹飪,“放假時,我報讀了一家廚藝學校,把所有的課程都學完了,不止做甜品,還包括各國不同的菜式。”在五花八門的烹飪課程中,Betty認識了法國藍帶廚藝學校,在一次法國旅行中,她報讀了為期四天的藍帶課程,“課還沒上完,我已經覺得自己屬於這個地方,是屬於甜品的。”Betty興奮地聊起她的發展大計,“上完那四天的課程,我覺得自己要上一個更長時間的烹飪課程,進修自己的廚藝。我想開餐廳,這是一直以來的夢想。”

       回澳後,Betty做了個驚人的決定,就是辭去原來待了超過十年、假期報酬都不錯的文職工作,目的是著手籌備下一次巴黎學習之旅。被問到追夢的過程中有沒有後悔?她說:“我情願嘗試不同的東西,也不希望原地踏步,只要事前做足準備功夫就好了。”

 

a3

除了甜品,Betty還喜歡鑽研其他不同的菜式。(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遠赴巴黎進修廚藝

        “本來我只想報讀藍帶的初級課程,還想用最短的時間完成。我最初報讀的是三個月的濃縮班,但一個半月已滿師。我想繼續進修,就讀了中級和高級的甜品課程。”結果Betty在巴黎藍帶廚藝學校,讀了將近一年,學會了超過100款甜品。

     要入讀藍帶廚藝學校可以上官網直接報名,但不是輕易可入讀,因為還要視乎經驗及入讀理由,Betty稱:“入學申請需要提交一些作品照片,最重要是一篇自我介紹,解釋為何想入藍帶學校。”過了第一關,才是挑戰的開始,隻身去到陌生國家獨立生活,適應當地文化,辛苦過程只有自己知,秘訣是:堅持!Betty稱:“要考入去不是最難,最難是堅持,上堂不會有筆記派,老師講法文旁邊有個英語翻譯,學到幾多全靠個人領會,下一堂便要自己做在上一堂教過的甜品,並要在指定時間內完成,每一個甜品都會計入學期的分數,有時一天內要上十二小時的課。”

a1

Betty醉心烹飪。(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學習期間,Betty答應自己每星期去品嚐一次米芝蓮餐廳美食,由一星到三星,她全都試過,餐廳負責人知道Betty在巴黎學習廚藝,還會熱情地邀請她到廚房參觀。她說:“雖然偷不到師,但讓我看到了法國人對待食物的認真態度。廚房其實是集體工作,我看到廚師們很好的合作精神,也能了解到他們廚房裡的運作。”

  這一年的巴黎學習之旅,讓Betty品嚐到她認為最好味的檸檬撻,並為之着迷。製作檸檬撻的主廚出書,她還瘋狂到排隊拿簽名──沒錯,廚師出書,熱愛美食的法國人會排隊向主廚索簽名。這也是Betty到法國學烹飪的最大感受和得着,“在澳門,大家通常會認為你讀不成書,才去做廚房,廚房的工作離不開刮薯仔等雜務;但在法國,廚師很受尊重,他們就像一位藝術家,視每一道菜式如藝術品般認真看待,日夜鑽研。

 

a6

在巴黎品嘗過出色的檸檬撻後,Betty決心做出同樣美味的檸檬撻。(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品嚐過“最好味”的檸檬撻,Betty決心回澳做出同樣美味的檸檬撻。她也真的做到了,這一道甜品,成為了她餐廳的開業主打。她說:“在法國,餐廳只要有一兩款出色的甜品,就能支撐起整間餐廳,但由於飲食文化不同,在澳門就不行了,所以我的餐廳除了主打甜品外,還有其他法式美食,例如法國蝸牛和鴨肝、鴨胸。”

a9

法國鴨肝配焦糖無花果、藍苺醬,色香味俱全。(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做足準備圓開店夢

        開餐廳,是Betty夢寐以求的心願,在巴黎學烹飪的最後日子,她飛往法國不同地方尋找食材,也沿途物色適合佈置餐廳的擺設。Betty本想回澳後到餐廳當實習生,待熟悉餐廳的日常運作後才開設自己的餐廳,但在機緣巧合下,她認識到麗思卡爾頓酒店Ritz Café的主廚,並獲邀進入其開業團隊,成為靈魂人物之一。雖然Betty的餐廳夢延後了,但在Ritz Café接近一年的工作中,Betty熟悉了各款菜式的做法,也了解到整個餐廳的運作,為開設餐廳做足準備。

a5

對於佈置餐廳有講究。(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餐廳開業至今只有兩年,成績已備受肯定,去年更與“光影節”合作,成為兩間光影餐廳的其中之一。在光影節期間推出光影晚宴,顧客不止品嚐到Betty親手製作的法式晚宴,還可欣賞配合菜式和環境的光影投像。Betty表示,為了配合這場視覺與味覺結合的晚宴,她足足籌備了兩個月的時間。

  本澳飲食行業競爭激烈,怎樣做才不至被淘汰?Betty仍是那句話:“做足準備功夫”。Betty對餐廳的各個部份運作都十分熟悉,以及不斷鑽研新菜式和甜品,由一杯咖啡到一道法式蝸牛,她都一絲不苟,用心炮製。

        Betty坦言對烹飪充滿堅持和執著,“餐廳最近推出的薰衣草檸檬撻,不像一般的做法加入薰衣草的香精或香油,而是加入由法國訂回來的薰衣草,微酸的檸檬滲透着薰衣草的清香,令味道更清新。”

a7

Betty認為,機會是留給有準備之人。(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藍帶廚藝學校連結: https://www.cordonbleu.edu/programmes/zh-hant

 

 

 

 

8

http://mpea-plus.org/

 

 

 

 

 

 

酒店院校合作助育業界人才 ---助學暨人才發展計劃

         本地旅遊業發展迅猛,帶動酒店生意蓬勃,但人資短缺問題嚴重,如何培育行業新血,吸納更多專才加盟,是各酒店共同面對的難題。為紓解人手荒,喜來登金沙城中心酒店於2013年與城市大學合作成立“助學暨人材發展計劃”,希望透過學習與實踐並行的教學方式,讓參加計劃的學生在讀四年都能到在酒店汲取工作經驗,此外,學生均獲全額支付四年大學學費,並獲提供在學生活津貼及全職員工同等的福利及晉升機會。
  計劃分為“通才”及“專才”兩條培訓軌道。“通才”學生可透過於不同部門工作9至12個月,了解酒店整體運作。表現優異的學生則獲邀加入“專才”軌道,在獲晉升部門深造其督導技巧。完成計劃後,學生除獲得國際款待與旅遊業管理學士學位、豐富的行業經驗外,更有機會擔任初至中級管理的職位。計劃的第一屆41名學員已於今年7月畢業,其中三位“專才”學生張文健(Peter)、盧詠嫦(Doris)、梁嘉豪(Kenny)表現優異,均決定留在酒店繼續發展其事業。
1
(左起)盧詠嫦、張文健、梁嘉豪畢業後決定留在酒店業繼續發展。
 
 
學習與實踐雙線並行
  目前在客戶傳訊部工作的Peter,每日上班面對數以百計的客人,其中不乏外國遊客,查詢各樣事情,他總是以流利的英語對答,讓客人享受賓至如歸的服務。但誰又想到,四年前的Peter英語會話能力非常不濟,連一句完整的句子也說不出?
  Peter在2013年考入城大不久,便參與“助學暨人材發展計劃”,獲安排到禮賓部工作。還是大學生便與一眾社會人士一同工作,他坦言初時不太適應,由於性格內向,不擅長與人交際,加上英語不好,所以最害怕是面對外國遊客,尤其當接聽電話時,另一頭傳來的是英語,他便會緊張起來,完全不知道對方在說甚麼。
 
 
2
喜來登與城大合作成立的“助學暨人材發展計劃”,為酒店業注入生力軍 (相片由喜來登提供)
 
不過,經過四年的努力,Peter的英語水準進步神速,如今能與外國遊客輕鬆交談,他表示由於是工作所需,不得不拼命練習口語和聽力,日子有功,加上公司肯給予機會,才學有所成。但Peter沒有因此自滿,反而提醒自己要更努力,“公司的管理層大多會說流利英語,我希望自己以後也能一直升上去,所以必須繼續進修,爭取更好的機會表現自己。”
 
3
張文健(Peter)練出流利英語 (相片由喜來登提供)
 
獲鼓勵持續進修
  Doris中學畢業便有志投身酒店工作,她看準酒店業發展勢頭強勁,相信加入其中會得到晉升機會和發展空間。原本想做文職的她,四年前經喜來登的面試考核後,卻被安排到房務部工作。但上班兩個星期左右,Doris覺得清理房間太辛苦,便決定辭職,經同事多番勸說才重新回到工作崗位。
  Doris如今已晉升為該部門的助理經理,她對四年前的衝動行為感不智,“女孩子做清理房間的工作確是挺辛苦,不過也是很好的訓練和考驗,要感謝公司對我的體諒和鼓勵,讓我一直有機會從事房務部工作,待我打好基礎後,公司再安排我進修管理方面的知識,並學以致用,得到在職場向上流動的機會。”
 
4
盧詠嫦(Doris)感謝公司給予鍛煉和培訓機會 (相片由喜來登提供)
 
邊學邊做目標明確
  熱愛烹飪的Kenny,中學時已留意到喜來登和城大準備推出“助學暨人材發展計劃”,由於覺得這計劃很適合自己,所以當考入城大,獲喜來登錄取後,順理成章加入廚藝部發展。
  被問到工作時間長會否難兼顧學業?Kenny表示不會,反而覺得整個計劃的“學做並行”模式,讓他更容易吸收知識,“其實時下很多大學生都會做兼職,賺取收入,不過因為是做兼職,打工時通常缺乏上進心和責任感,也因此學不到甚麼技能上的東西,所屬公司的也未必會安排嚴謹的培訓。但我參與的這個計劃很不同,首先,酒店與學生簽署合同,確保學生每周在酒店工作五天、在城大學習一天,工作四十個小時以外毋須加班,且固定有一天休息;此外,城大和酒店度身設置學習計劃,工作編更完全配合大學課程表,不用為上班走堂甚至犧牲考試時間;再加上我們是邊學邊做,積累了豐富的實務經驗,例如有些老師在課上提到要注意的問題,我們在酒店工作時已實踐過,因此便不用害怕應付學校的考試。”
 
 
5
梁嘉豪(Kenny)在求學和職場的路上,認識到一班同學好友 (相片由喜來登提供)
 
不硬性要求畢業後留職
  喜來登與城大合作成立的“助學暨人材發展計劃”,於2015年擴展至澳門瑞吉酒店,目標為澳門培育更多本地酒店業人才,協助本地酒店職工向上流動。據悉,第一屆畢業學員中,有85%學生已決定繼續在喜來登及瑞吉酒店工作,發展其事業。
 
6
第一屆41名學員已於今年7月畢業 (相片由喜來登提供)
 
 
 
 
 
7
https://www.facebook.com/MACAUMPEA/

西餐助理廚師 劉啟豪

          在許多人心目中,廚師不算是理想職業,除非做到“星級”廚師,或大酒店的總廚,甚或擁有自己的餐廳,否則一般人都會覺得廚師是一份學歷不高的“辛苦工”。

  但每個人都有自身的興趣和天賦,有些人對廚師工作特別有興趣,亦希望能朝學習廚藝這方面發展,但往往受到一些人們對職業認知上錯誤理解的影響,卻認為是“讀書不成”才選擇的路向,讓一些有志的青年卻步!

  隨著本地高等院校開設廚藝管理學士學位課程,正是把師徒教授的傳統模式重新包裝,廚藝是一門融合了飲食文化與藝術創作精神的專業學科,主要學習重點是:專業技能的訓練、學習能力的培養、職業道德和美藝涵養等,在教學上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讓知識技能的習得方法更系統、科學、全面地整理得以長久承傳,更讓有志發展廚藝的有心人可以編織廣闊的職業夢想。

post_design_1

%e5%8a%89%e5%95%9f%e8%b1%aa_%e5%89%af%e6%9c%ac

 

廚師天性、心性的養成….

  三月初的一個下午,我們與啟豪在他工作的綜合渡假城內一個美食廣場見面,這正好是他“落場”時間。首先,從他為甚麼會“學廚”談起?啟豪說:爸爸是從學徒出身的中菜師傅,所以廚師的工作,我是明白的!自小就耳濡目染,對烹飪的興趣油然而生,且隨著接觸越來越多,就覺得烹調食物是很“神聖”,各類食材是上天的恩賜,獨具特有的色香味,更認為廚師應該把呈現食材的真味作為天職,從小至今這種態度始終如一,更認為烹調食材都要用心去處理,才不會糟蹋食物造成浪費。

  既然父親是中式廚師,為何會選擇從事西式廚師?啟豪表示,初中時因父親的關係有機會在一家中菜館的廚房做暑期工,但看到中菜廚房會用味精,對此不敢認同。然而,對食物的執著和對烹飪的誠意仍然火熱,在準備升學選科時,適逢旅遊學院開辦首屆廚藝管理課程,於是便決定報考,最後終如願所嘗,加上在學校又是主修西式廚藝,所以,畢業後順理成章地選擇從事西式廚師的工作了。

讀書”成為專業廚師

  他認為,在澳門廚師的社會角色不像歐美地區尚未普遍得到認同,要扭轉這種局面需多方面著手,首先是廚師能專業化起來,無論在學識技能、或是在態度素養方面必須做好裝備,才可力爭上流成為一流的技能人才,改變人們認為只有“讀書不成”才去做“廚”或學“廚”的觀念。

  接著又說:要專業化,就必需要接受教育和訓練,讓日後投入工作時,能提供有素質的服務。所以,要“讀書”成為專業廚師!四年的學習,讓自己掌握了很多技能知識,明白到廚師生涯發展向導,讓自己向前走得更有力量,有信心為社會作出貢獻。今天我們畢業了,是旅遊學院首屆廚藝管理學士學位課程的畢業生,學院的學習是專業和規範的,學習內涵更趨多元,除了食材、餐酒、烹調技巧以外,還有餐飲服務、食品衛生與安全、採購實務、飲食文化、菜單設計、成本控制與傳統飲食製作等方方面面的知識內容都有涵蓋,亦為我們廚師提供了較全面的教育和訓練。

  學習期間遇過困難嗎?他說:課程以英語為主,當中亦有外籍教師授課,始終涉及西方理論學說,外語能力方面要求較高,由於中學英語甚少接觸餐飲及廚房設備等專業用詞,甚至有時也會用到一些法語詞彙,尤其在課程剛開始時,學習壓力感到相當大,亦遇到不少學習問題,必須經驗的不可能逃避,否則不會成長,只要堅持理想,努力大半年後,情況已改善了不少!

專業的裝備,社會的認同

  成為廚師爸爸對我的影響是很大的,啟豪說,但爸爸當初卻不太贊成自己入行,因為相比其他行業,廚師是“辛苦工”,要長時間站立,又要飽受廚房悶熱環境的煎熬,不想子女受苦,雖然可以理解,但也需要轉變,其實職業是個人的選擇,希望堅持自己所走的路,讓父親和社會明白,年輕廚師有了專業裝備,又加上在工作上不懈的歷練,會賺得社會認同。

  他認為,長期以來家長、學校會多數注重科技、專業方面,而忽略技能性職業的教育和推廣,這樣都令到年輕人對職業瞭解產生局限,過去亦不太鼓勵青少年學習烹飪和培養這方面的興趣,自然投身廚師行業的年青人就不多了,更缺乏可以成為青少年模範的星級廚師,甚至更因為社會角色和形象未被認同,學徒廚師的薪酬相比其他酒店職位確是偏低,若非對這份工作有濃厚興趣和熱誠,否則很難吸引年輕人入行。

專業形象:堅持、熱情、學習、好奇、創新

  再談到他的工作,米芝蓮一星意大利餐廳的工作機會難找嗎?啟豪說:目前經濟環境尚穩定,工作機會是有的,能否堅持下去才是關鍵。他續著說,自己的興趣是在烹調方面,是門手藝工夫來的,不動手怎能做到“工多藝熟、熟能生巧”的境界呢!儘管是六星級酒店的餐廳,始終是廚房不像寫字樓辦公廳,工作環境、勞動強度及報酬往往是考驗我們助理廚師(澳門人會叫做學徒)的堅持,同期入職的朋友已經Quit了。

  問道:為甚麼離職?助理廚師薪資低,不太吸引,工作又確實很辛苦,因為有些工序要求勞動強度很大,尤其手指、手臂靈活度要求高,在“努力”與“回報”間不斷掙扎,常有距離“成功”還老遠的感覺!再問道“成功”的意思?啟豪答:西餐廳的廚務分工十分明確,由挑選材料到盤碟裝飾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專門、仔細的分工和規範,職務等級也是根據能力和經驗進行分級,由低至高可分為助理廚師(Commie Chef)、助理廚師領班(Demi Chef)、廚師領班(Chef De Partie)、初級助理總廚(Junior Sous Chef)、助理總廚(Sous Chef)及行政總廚(Executive Chef)。看!要成為總廚又是要多少個年頭的事!?

  每天早上10時上班,晚上10時下班,中間4小時的休息時間,多數會留在渡假城的一角看看書,進修增值自己。目前,主要負責主菜的擺盤及準備配菜,也正在學習處理肉類和魚類,即使學習,餐廳都很願意提供好的食材給我們體驗,所以機會是很難得的。每天從上班直到打烊,天天總是忙忙碌碌的,下班由路氹城回到家裡來,已接近夜深了。所以,從事這個行業也得學會與“孤獨”共處,因為作息時間與和大部分人都不相同,少不免地會影響到原來的生活習慣,與朋友圈疏離,尤其在節慶假日的日子裡正就是我們忙碌的巔峰。

  那麼,甚麼讓你堅持住的呢?他答道:你們有聽過“江振誠”這個名字嗎?他是一位台灣出生的法國廚師,以自己法國名字“Andre”為名開了間法國餐廳,曾榮登全球前50名最佳餐廳,還是50榜中最年輕的主廚。他曾說過:『當你認為自己在吃苦,就代表你已經沒有passion』,這話激勵我堅持下去。

  又笑問:有熱情嗎?猶豫了一會,但很快就回應了“有的”。跟著又問:熱情從哪裡來的?作為廚師,必須經常保持好奇和創新的心態,敢於嘗試搭配各類食材,創作不同的菜式,能夠為客人烹調出美味的食物,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熱情的所在!

未來的動向

  學生時代,常有參加技能競賽來磨練廚藝,自從投身工作後,受限於工作時間及機構制度等,暫未有機會再次參與賽事。但相比參賽,他說:更希望能前往歐洲體驗工作學習,一方面可以見識當地的食材,另一面更可學習烹調地道菜式,對於日後廚師生涯發展和擁有自己經營的餐廳有莫大的裨益。

  他笑說:現今歐洲經濟較差,即使有餐廳願意聘用,可能也比不起薪酬,即使自己願意不收酬勞只求學習,亦需要有一筆生活費,薪資低這問題對我的挑戰不是生活,而是很難貯備足夠的路費成行。為了實現夢想,曾嘗試看看有哪些獎學或貸學的資助申請,但往往都是接受學位學習,社會似乎對於這樣的學習模式亦是不予認同!

  當下的工作目標,他說,就是在澳門的星級餐廳裡埋頭苦幹幾年來累積工作經驗,他又認為惟有這樣的工作機會給他更大的造就空間,雖然外邊其他機遇可能更好,起碼前一份工作的薪酬就是現在的兩倍,但對自己成為意式餐飲廚師的資歷起不了重要作用,到頭來還是浪費光陰,還是專心一意地珍惜所有工作和學習的機會,看看“江振誠”的堅毅,只要不輕言放棄,終會有朝一日能成就自己的夢想,擁有自己的餐廳,為客人烹調健康、味美的食物。

篇後結語:

  年青人在選擇職業前路時,往往對自己的興趣和意願掌握不透,再加上社會對職業的社會角色認同,無所適從難以抉擇或錯誤抉擇。像啟豪般對職業的認知,對自己理想的追求,對專業形象的塑造,他的勤懇和努力是值得認同的。

  職業是一種社會分工,人們透過從事職業,參與社會,從工作中賺取合法收入,維持生活的一種社會活動,因此,職業是人們貢獻社會、實現自我價值、謀生的手段。職業具有六大特性:社會性、經濟性、技術性、穩定性、群體性和規範性。社會有足夠的多元分工,經濟可創造多元價值,必須要有規範性的技術人員支撐,才能達致就業穩定,社群和諧發展。

  職業的選擇是個人自由,應該從職業本身的特性加以正確宣導,讓人們能按興趣和天賦作出理性的選擇,這樣有助促進社會多元分工,才能達致經濟適度多元。

酒店的助理行政管家 (房務經理) 黃綺雯

2016財政年度行政長官施政答問大會上,據悉博彩與非博彩行業就業人口,在比例上,已出現了較大程度的變化,由最初的9:1,轉為5.5:4.5的比例。數字亦說明了澳門居民的就業機會和選擇已逐步發生了改變,因此,確立正確的擇業觀,瞭解市場及抓緊機遇才不致於讓機會擦身而過。

  在博彩旅遊業帶動下,過去近十年澳門的就業機會增加了不少,當中大多數人在經濟利好的環境下,在職場上順利找到了目標,但亦有人為了覓得個人理想職業,作出了抉擇和取捨,黃綺雯(Natalie)卻是後者,但今天她找到了志業,並樂意為我們分享當中的得失與苦樂。

img_8228

 

職業抉擇、人生取捨:個性特質?職業興趣?市場環境?

  Natalie說,中學畢業後,本來已經在澳門一所院校取得設計專業(學位)的入學資格,但回歸之初,當時社會經濟不景氣,對設計專業的就業前景感困惑,反覆思量後,決定放棄了升學。那麼重大的決定,家人沒有絲毫意見嗎?幸好在這方面,家人都給我較大的自主度,她回答說,所以,很快就投身社會工作,在一家企業客戶服務部從事接線生的基層工作,這份工作維持了幾年,生活可說平穩無憂的,但個人的發展則沒有可預見的空間,又加上工作較刻板又乏味,求變和突破的意念不時萌生。

  又眼見當時在政策的推動下,經濟環境逐步見到改善,她又說,很有興趣在酒店行業方面發展,故決定晚間修讀旅遊學院兩年制夜間酒店管理文憑課程,畢業後在同學的介紹下,於2006年進入一間當時即將開業的酒店工作。她跟我們說,其實離職的抉擇是不易的,畢竟在當時的公司工作了六年,己經是Supervisor了,除了要重新適應工作外,又要面臨收入減少的考驗。

  但卻毅然做了人生的第二次重要的抉擇,由管家部文員開始了在酒店行業的生涯,今年已經是9個年頭了,工作由500間房間發展到3800間房間的酒店,當中既累積了寶貴的經驗,又學習了不少管理知識,她跟我們說。為甚麼選擇了很多人都覺得辛苦的房務部工作?她答道:不否認房務工作是繁重,其實讀書時管家房務是最感興趣的科目,當中學問都不少啊!還有房間的佈置需要心思細密,作為服務性行業,必須顧及客人的舒適和滿意度,切合我的個性和興趣,這正是我堅持和努力工作的原因之一。

酒店行業是個怎樣的行業,管家房務又是個怎樣的部門?

  Natalie說,酒店業既是一個精力充沛(Energetic),又是一個趣味無窮(Full of fun)的行業。所謂精力充沛,就是24小時運作,沒有間斷休息,為的是要服務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所謂趣味無窮,就是提供各色優質的休閒娛樂服務,這不就是要配合打造澳門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麼!

  接著又說,酒店本身是由多個部門組成,如:前堂、餐飲部、管家部、工程部等,講求的是團隊合作,彼此又要互相配合,才能讓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談到管家部,工作範圍可以很廣,包括:房間清潔、酒店公眾地方管理、洗衣、布草(酒店業界專業用語,泛指酒店內差不多一切跟“布”有關的物品),以及制服房等。

  她又繼續說下去,酒店是世界的縮影,每天接待來自各地的賓客,所接觸的人事物比其他行業多,可謂人生百態。每天需要處理客戶大量的查詢和服務要求,耐心有禮是必然的服務態度,有時突如其來的事件亦不少,當有事發生時,首要的是要處變不驚,保持冷靜,為客人提供適切的協助,以及通知圑隊內適當的人員到場提供幫助,務求保障客人生命財產的安全,是我們管家部門的責任。

職涯心得:勤作工得回報 崗位換職務變 經歷多成長快 位置高責任重 

  回想在第一間酒店工作的日子,她表示,由於該酒店不是很大型的酒店,只有500間客房,所以管家部會包辦所有清潔房間、管理酒店公眾地方、洗衣、布草等工作,而一些大型酒店就會分工較細,則由不同部門負責,所以在該間酒店工作的時候,可以接觸到不同的範疇工作,加上初入行,對很多事物都覺得很新奇,份外積極主動參與工作,亦為日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知識基礎。

  在進入該酒店工作半年後,便晉升至樓層主管,工作上的挑戰亦隨之而來,之前只需完成獲派的工作便可,但擔任主管後,便要安排及分派人員的工作,又要處理客人的投訴,亦要按公司標準檢查房間設施等,當時幸好遇到很好的上司,教了她很多知識,所以很快便適應了新崗位的工作。

  至2009年Natalie又晉升至助理經理,她說,當樓層主管時只負責三層樓層的管理,屬下有12名員工,但晉升至助理經理後,便要管理整間酒店客房樓層,屬下員工有逾70名。酒店是24小時運作,因此如何安排好人手確保運作暢順非常重要,還要按入住率調動人手,且由於自己年紀較輕,會被一些年長的同事看輕,這些困難都要逐一克服,升職初期都有一定的壓力,但當每一項工作順利完成時,都有闖關成功之快感。

  她又表示,這些年來在工作中獲得了很大的滿足感。當年進入第一間酒店工作時,酒店還處於開業前準備階段,在籌備過程中有自己的意見參與,當酒店正式開幕時,感覺就像自己完成了一件很大的作品一般,尤其是當客人進入客房時的一句稱讚,過去的辛勞便很值得,這就是從事服務業的苦與樂。目前工作亦是參與新酒店的籌備工作,因此要為酒店投入營運準備人手及酒店內的物品,包括安排人員培訓,統籌酒店內的物品配置,還要安排客房的擺設和裝飾,所以非常期待開幕日的到來!

  問及酒店工作多年還有甚麼得著?她說,最大的應該是改變了自己內向怕羞的性格,因為酒店業很著重與人溝通,亦要經常面對不同的客人,如果怕與人接觸,根本不可能做好工作,多年來潛移默化地性格變得外向主動,工作的成功感亦令她變得自信。

未來酒店業憧憬 個人事業新目標 對行業新人寄語

 

  Natalie表示,澳門酒店業的前景很好,雖然目前澳門經濟正處於深度調整,在可預見未來,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多個大型酒店項目亦會陸續投入營運,且新的酒店都各有特色的娛樂設施,為旅客提供更加多姿多釆的娛樂服務,同時,亦創造了不少各種類型的崗位。在配合市場及區域旅遊政策下,相信日後吸引的客源亦會更多樣化,所以認為酒店行業的發展前景很樂觀。

  近年隨著大型外資酒店在澳門落戶,在營運上,應用新科技輔助業務已成為新常態,自動化代替人手操作的工序,工作效率大有改進,以應對不斷攀升的入住率,以布草管理和員工更表為例,射頻條碼的應用及日新月異的酒店系統更替,從業人員需要定期參與培訓,才能讓作業和管理技巧與時並進。

  Natalie亦為自己定下了事業的新目標,就是成為房務部總監。她認為,從事任何行業,最重要是認清目標,如果每種工作都一直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卻始終沒有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到頭來只會離成功越來越遠。她還指出,不論哪種行業或職業,態度決定了高度,必須以自己的工作為榮,這樣才能全情投入工作,將工作做好,在職業生涯中方可得到良好的發展。

  她還表示,經過多年的發展,澳門酒店業很多中、高層職位都已由澳門人擔任,所以只要有能力,澳門人都有很多晉升機會。但要擔任領導層的職位,必須具有良好的溝通和組織能力,正如之前所述,酒店業務需要團隊工作,所以溝通非常重要,在組織能力方面,由於要安排下屬的工作,如果胡亂安排最後只會苦了下屬,誤了公司,所以每一步工作都要深思熟慮,才能找出最好的方法。

 

  她又指出,從事酒店行業除了對行業有興趣外,良好的英語及普通話能力會令工作事半功倍。不過任何工作都要逐步走過來,所以年青人加入酒店行業,必須明白不會一開始便擔任主管工作,必須從低層做起,才會明白各個崗位的業務要求,有經歷才會成長,雖然會吃點苦頭,但只要堅持,始終會得到回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