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的“青春”終被吃掉,從澳門出發去做藥物研發── 專訪藥物研究學者 謝嘉敏

常有人形容,簡單吞下一顆藥,其實等於吃掉科研人員十年以上的青春。

謝嘉敏走上科研路,最初是想研發藥。她最近的研究範疇,是對抗炎症的藥物以及免疫學。走上藥物研究的開端,她便花了十多年。

謝嘉敏參加學會時與她的研究成果版面

謝嘉敏是來自澳門的藥物化學學者,不久前在日本京都大學完成她的博士論文。她作為第一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最近被刊登在國際權威的《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itional Medicine)》期刊上,她是澳門首位以第一作者身份成功投稿的研究員。她的研究主要關於如何利用藥物,增強有抗炎功能的Regnase-1蛋白質的表達,來獲得更好的炎症抑制效果。[1]

近年越來越多研究發現,不少癌症發病可能與身體的炎症密切相關。

癌症藥物,是謝嘉敏最想研發的藥物。中學開始她知道癌症病人的痛苦,直到大學,身邊親朋也不幸得病,經歷切身之痛,她希望能在為癌症藥物研發出一分力。

不過,藥物要從她的實驗室裡到真正被臨床使用,需要更多步驟。如毒理試驗、人體試驗以及臨床試驗等,為確保有效而且無毒,有層層關卡要過。雖然謝嘉敏只是開了頭,但像這樣的基礎研究十分重要。近現代藥物的誕生,都要從這一步開始。

藥物研究的開端

謝嘉敏成為藥物研究員,線索遠在2010年埋下。那年她從澳門中學畢業到日本留學,按照從小的興趣,她在京都大學選修了的生物化學方向的工程學。

謝嘉敏(中)在與同學一起計劃實驗流程

“就像我們的眼睛,能像相機快門一樣。好神奇。”謝嘉敏從小好奇人體的奇妙構造。後來她知道要理解箇中神奇,除了生物知識,還包含更多物理、化學的原理。快畢業時,謝嘉敏有機會到研究晶體學的研究所裡實習。

“好看。”電子顯微儀器下的晶體剔透,像水晶,這是她對晶體學的第一感覺。剛好這門學科與藥物研發關聯密切,晶體學研究的微小世界,深深吸引著她。於是順著興趣,後來她也修讀了放射晶體學的碩士。

蛋白質的晶體照片
碩士課程時候謝嘉敏(首排右8)與同學們合影

為世界的資料庫增添一頁

在生物學上,放射晶體學常常用於解構蛋白質或核酸的組成。謝嘉敏會研究一些獨特的蛋白質。不同的蛋白質具不同的功能,用方法使它結成晶體後,便能透過儀器觀察它是由什麼氨基酸組成的。

了解,仿造,然後才有機會應用。

謝嘉敏曾經研究過一隻遠古細菌的蛋白質。在她還是本科學生時參加的暑期項目,要為和歌山的水族館進行生態調研,工作是搜查海裡還沒被記錄的生物。其中一次她出海調研過程中,打撈到幾隻未被發現的物種,其中包括一隻生活在深海火山區的遠古嗜熱性細菌。她一直記著這隻獨特的細菌。

後來,謝嘉敏和導師在資料庫與其他同類細菌的比對,發現這隻遠古細菌擁有一個獨特的嗜熱蛋白,這種蛋白在近現代的細菌裡都已不存在。正是這種嗜熱蛋白的作用,讓這隻細菌可以常年生活在如此酷熱的環境裡。謝嘉敏便以這個嗜熱蛋白為碩士科研題目。

“這種發現不會即時有用,但可能在某時某刻,有人會發現這種蛋白的用途。”謝嘉敏舉例,疫情間常用到的核酸檢測技術PCR(聚合酶反應),便會用到另一種能適用於高低溫度切換的獨特蛋白質,如果沒有這種蛋白的運用,進行PCR操作便還需要手動地在熱水和冷水來回切換。發現這種蛋白的研究者,其實一開始也不曾想到能被這樣利用。謝嘉敏認同,基礎研究更像是為了解世界萬物的資料庫中增添一頁。

謝嘉敏到加拿大UBC大學交流時合影
謝嘉敏在操作當時全球只有兩台的低氧結晶密室實驗儀器

探索世界固然有趣,但研究員的另一面,面對更多的是各種壓力。

除非實驗結果告訴我錯了

出不來成果怎麼辦?

如何證明自己的想法?

實驗成果不如理想,要堅持還是及早放棄?

當然,還要為捍衛自己的想法,迎接各方的質疑。

謝嘉敏面對最多質疑,正是在《科學轉化醫學》期刊的投稿時。全因謝嘉敏研究中所採用的方法與概念,與主流習慣上的十分不同。她所用的Morpholino是一種核酸,研究領域主流做法,科學家通常會利用核酸來抑制蛋白質的生成。謝嘉敏則是完全相反,想用作增強。

謝嘉敏介紹,之前較少研究者會在mRNA層面做改動,新冠疫情讓mRNA疫苗興起給了她啟發。謝嘉敏把這個構思,與她早前翻閱實驗室其中關於Regnase-1抗炎蛋白質研究成果連繫起來。

Regnase-1是一種mRNA序列,主要作用是生成Regnase-1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可以分解造成炎症的炎症因子,不過它的特性是,會優先搜尋生成自己的mRNA序列來分解。“如果我能有方法讓它不再分解自己的mRNA,它可能便能花更多的‘力氣’去分解炎症因子。”

她構想是使用核酸Morpholino,通過Morpholino來阻隔Regnase-1 mRNA上的“訊號接收器”莖把環,Regnase-1蛋白質便不會認到它。謝嘉敏研究的雛型由此誕生。

謝嘉敏研究中的Morpholino使用效果演示圖

這樣的做法比較“非主流”,一些同儕會覺得這樣不設實際,加上這個方向的研究亦非謝嘉敏所在實驗室的強項領域。如謝嘉敏選擇另闢蹊徑,不能攤分實驗室的原定研究任務。這樣少不免會遭受一些微言與質疑。

“除非實驗結果告訴我錯了,否則我不會管其他人的說法。”即使周圍有眾多質疑聲音,謝嘉敏堅持把自己的想法透過實驗呈現出來。她逐步進行自己的研究實驗同時,擠一擠時間,也沒有放下實驗室的研究任務。

謝嘉敏在細胞層面上證明了自己的想法,把實驗總結成論文後,便投稿到《科學轉化醫學》期刊,接下來便是漫長的等待。“交稿後每一天醒來,第一時間便查郵箱,生怕錯過了結果通知。”

研究路上,排除萬難後迎來的卻不一定是好結果。《科學轉化醫學》期刊審稿人發來的郵件,委婉地告訴謝嘉敏的研究成果離可以投稿還差些距離。謝嘉敏因此失落了一整天。

“那天很難過,但慢慢知道還是要接受,整理下心情後我再聯絡審稿人,再向他們解釋我的構想。”謝嘉敏與審稿人交流後理解了他們的疑問,審稿人們想知道在更多不同環境中如動物體內是否也會有同等效果等。於是她請求到了第二次機會,準備添加一些動物實驗後再投稿。

反覆來回修改優化,歷時一年多,謝嘉敏的研究成果投稿被《科學轉化醫學》期刊接納。

謝嘉敏(首排左2)與實驗室裡伙伴合影

沒有答案的世界

“碩士的世界沒有答案,而且也沒有問題。導師不會吩咐我做研究,而是問我想研究什麼。”謝嘉敏指自己最大的變化便是變得擅長解決問題,研究上遇到的困難,今天不解決,它一直都還在。學士的時候答案都在書本裡有,碩士時連問題都只能由她每天問自己。

如何解決?為什麼?

   “就像沒有人能告訴我為小鼠注射時,最適合的平均速度和量是多少。我只能自己慢慢摸索約一個月,便知道是每分鐘1微升。”謝嘉敏說,研究的路走起來很不容易,本科時和她一起到日本留學的同屆澳門學生有幾個,現在還在科研領域的只剩下她。

實驗室生活也枯燥,朝九晚九,一周五天。有時候趕研究,她還要用週末時間做實驗。即便一天任務提前完成,謝嘉敏也要搜看不同方面的研究資料。知識涉獵面夠廣,她才能在思考研究問題上有更多的啟發。

“但當問題想通了,確實會像電影裡呈現科研人員攻克難題那般興奮。很多時候我刷著牙,突然便會‘叮’一下想通。” 唯有強烈的好奇心一直推動著她往前,研究上新發現的為謝嘉敏帶來喜悅,雖然後面總伴隨作總結論文的痛苦,不過她覺得都值得。

在2018年,謝嘉敏帶著在晶體學的知識優勢和經驗,到了京都大學的醫學院開始研究藥物,主要專注在免疫學和核酸研究領域。期間她發表了多篇炎症相關的研究論文,包括畢業前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的論文。

謝嘉敏在實驗室裡工作時

下一步

“在日本有很多機會,能見到得過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和他們交流,知道他們在科研路上也經歷過同樣的煎熬,然後便有種慰藉繼續走。”

明白到其他科學家從生活中尋找科研線索的脈絡,謝嘉敏還想吸收更多。她常出席國際性的學術交流和論壇,和其他科研人員交流她的研究成果,想知道是否還有優化的空間。“畢竟我真的希望,研究最終能成為真正幫到病人的藥物。所以希望能更完善它。”

取得研究成果之後,要做什麼?也會常困擾著謝嘉敏。她要思考研究路上的下一步。

博士畢業後,她準備去日本的知名藥廠磨煉幾年。“進藥廠工作,我會更了解藥物製造的整個流程。這更有利於我從事藥物研發的工作。”謝嘉敏準備去的藥廠擅長的藥物種類和領域,也與她之前接觸的免疫有差別,她可以藉此機會和更多不同的研究員交流學習。

有沒有回來澳門做藥物研發的可能?

澳門癌症的研究目前比較偏向幹細胞方面的研究,謝嘉敏的領域是從蛋白質和核酸的方向。她表示之後會有機會重返學術界,“那我要多努力發幾篇好的文章。”她認為如到時剛好有機會,藥物研發之路可能會在澳門繼續往前。

謝嘉敏到澳門大學做分享講座


[1] 謝嘉敏的團隊在研究中分別做了藥物對兩種疾病的效果模擬,一個是吸入細菌引起急性炎症的發炎抑制,另一個是免疫細胞對脊髓自我攻擊引起的炎症抑制。

音樂治療師 陸妤媛

          我們每天都接觸音樂,用“小寶寶”歌來哄嬰兒睡覺,生日時唱生日歌慶祝,失戀時聽着最慘情的歌大哭一場......但有沒有想過音樂還能作為一種治療方法?畢業於美國堪薩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Kansas),主修音樂治療的陸妤媛(Vivian),回流澳門成為首位在醫療體系執業的音樂治療師,與我們分享音樂治療的力量。

 

1

Vivian是澳門首位執業的音樂治療師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不畏艱辛當開荒牛

       有興趣在醫療體系內工作的Vivian,實習時期已選在美國一間兒童醫院實習。現時是本澳唯一一位在醫院執業的全職音樂治療師,也是港澳首位獲得初生兒加護病房音樂治療專業資格的治療師(NICU-MT)。她自2013年成為美國註冊音樂治療師後,開展音樂治療服務。2014年,她在鏡湖醫院開設澳門首個在醫療體系的音樂治療服務,次年,她獲得音樂治療輔助分娩治療師的專業資格。

2

Vivian也是港澳第一位獲得初生兒加護病房音樂治療專業資格的治療師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Vivian在畢業後,新加坡的一間機構曾向她“招手",但她同時亦有意嘗試留澳開展音樂治療服務。在新加坡,音樂治療服務已發展得較成熟,相比對澳門人來說,音樂治療是新嘗試。在這個人生交叉點,Vivian當時怎麼選擇?她說:“新加坡的Offer其實不錯,雖然在澳門做‘開荒牛’,或許會面對很多困難。但如果沒有好好把握在澳門試一試的機會,怕以後會後悔。”

音樂治療舒緩病痛

        2014年,Vivian開始了澳門首個醫療音樂治療服務,服務使用者涵蓋早產嬰兒到老友記,而且服務使用者一直在增加。但由於市民對音樂治療的認識尚淺,而且音樂治療並不如“食粒藥醫感冒”具體,大眾對音樂治療自然有誤解與懷疑,這亦是Vivian每天都面對的問題。“大腦的不同版塊和區域,控制着我們不同的反應和能力,但當我們聽到音樂,則是整個大腦都會活躍起來,這就是音樂的力量。”

 

4

成為註冊音樂治療師後,開展音樂治療服務。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據Vivian介紹,音樂治療是一種有臨床研究支持的治療手段,必須由合資格的音樂治療師進行,透過樂器演奏、唱歌、與病人一起填詞創作等活動,幫助有需要的病人恢復、維持或改善肢體、溝通、認知、社交、心理等五大方面的需要。
         她表示,在一些發達國家,人們會比較重視生活質素 (Quality of life),意思是醫護人員除了照顧受助者的生理需要外,讓受助者接受音樂治療,可改善他們的身心健康及提升生活質素。

 

5

享受工作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音樂治療聽似簡單,但實質是一門十分專業的學問。在美國修讀音樂治療除了要修滿所有相關學科外,還需在認可的機構實習,累積總共1200個臨床實習時數,才可畢業和獲得考取牌照的資格。另外有一些較特別的治療手法,治療師還可選擇接受額外的專業訓練。以Vivian所考取的初生兒加護病房音樂治療師 (NICU-MT)的專業資格為例,就能讓她更深入地了解如何處理在初生兒加護病房(NICU)內的早產或初生嬰兒。對於身體機能及腦神經未完整發育的早產兒,一些因先天疾病,出生後數天便因手術而要留在NICU的初生嬰兒,都要極度小心處理。她說:“這個族群用十分脆弱,有些嬰兒身上插着很多喉管, 我們要怎麼去抱,用甚麼方法觸摸、運用甚麼音樂,如何把歌曲表現出來,全都不能馬虎,因稍一不慎,就可能會對早產嬰兒造成影響。音樂治療亦有助減少嬰兒使用如鎮靜劑等藥物,對他們的健康和發展有很大幫助。”

給家屬最好的禮物

       Vivian在訪問中談及一位十二歲的小朋友。這位小朋友因重病需留在加護病房 (ICU)接受隔離治療。除了經常需要進行一連串例行而據侵入性的醫療程序,如俗稱 “吉手指”來測血糖,不能如其他健康小朋友般過群體生活,更加需被限制每日每餐的攝取量,常常餓著肚子。久而久之便開始鬧情緒和不配合治療。

6

同老友記一起玩音樂(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Vivian表示:“我以song writing的形式與這位小朋友溝通和讓她抒發情緒,經協助後,她把自己的心情以填空的方式寫進去歌裡,寫到最後,才發現她不配合治療的原因,是因為不明白整個治療過程,不理解為何被限制攝取量,又要經常打針,為何每日醫生護士都在談論一堆數字,為何她都沒有選擇。” 了解到困擾這位小朋友的癥結後,Vivian找來護士一同向小朋友講解其中的原因和嘗試令她理解某些數字的意思,“十二歲的小朋友有能力去了解某些事情了,當她明白後,就不會那麼失控了。”
       
或許我們的肉眼看不見音符在空中飄,但我們能夠聽到,這些旋律除了治療每位受助者,有時還能治療受助者的家屬或照顧者。“在美國時,曾見過一位在醫院工作的音樂治療師把一位快要離世病人的心跳錄下來,放到與病人創作的歌曲裡。病人離世後,家人十分珍惜這首歌,認為是留給他們最好的禮物。” 這些病人有份創作的歌曲,在他們離世後,成為了留給家屬重要的紀念與回憶。
 

7  

Viaian經常在講座中推廣音樂治療,並與觀眾互動,圖中音樂治療師正與觀眾進行音樂應用。(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
【音樂治療師之路】
目前,修讀音樂治療課程熱門的國家有:美國、加拿大、澳洲及英國,大部份的音樂治療師的註冊資格也來自這四個國家。音樂治療師是一種專業工作,所有註冊音樂治療師均持有音樂治療學士學位或更高資歷 (碩士或博士)。每位合資格的音樂治療師都必須完成所屬或畢業國家所規定的課程和實習時數,受持續進修 (續牌要求) 和治療師道德標準的約束,才可以註冊成為該國或協會的音樂治療師。香港、中國內地及其他亞洲地區的課程仍在發展中,若有意到鄰近地學習音樂治療可能需要做多一些資料搜集。
美國提供音樂治療課程的學院名單: https://www.musictherapy.org/careers/
修讀音樂治療課程後亦有其他延伸的專業資格可以考取,Vivian本身就考取了 “音樂治療輔助分娩治療師的專業資格” 及 “初生兒加護病房音樂治療專業資格 (NICU-MT)”。詳情可查閱以下連結:
- 音樂治療輔助分娩治療師的專業資格: http://www.soundbirthingmusic.com/#/birth-professionals
- 初生兒加護病房音樂治療專業資格 (NICU-MT): https://www.music.fsu.edu/NICU-MT
 
 
 
 
8

 

 

醫學影像教授 莫昇萍

海歸人才學以致用創新猷

莫昇萍 (Greta),生於澳門,在澳門完成小、中學教育階段後,前往台灣升學,後再到美國修讀博士。曾在香港中文大學工作,為了尋找更大的人生“舞台”,2010年毅然回到澳門,在澳門大學科技學院工作,開啓了她個人醫學影像研究的新篇章。
 
工作短短三年,她的研究團隊由兩名學生增加至十人;她由助理教授升為副教授;帶領團隊每年發表數篇國際論文,其中有兩項研究更取得了美國專利;並與一班志同道合伙伴建立了澳門核醫及影像學會。
 
或許在很多人的意識裡,電機及電腦相關的工作都屬於男生的職業,在大學修讀相關學科的人的都是男多女少。莫昇萍這位澳門女生用行動打破人們的固有思維,告訴我們女生也可以在這領域創下優秀的成績,她可謂是澳門首位土生土長研究醫學影像的學者,性格爽朗、友善,臉上總掛著燦爛笑容的她,究竟抱著怎樣的心境去尋找她的人生舞台? 各位,讓我們一起看看莫昇萍的故事。

海歸人才學以致用創新猷

作為“80後”的年輕學者,Greta坦言當初從沒想過能取得今日成績。她報讀大學時,“醫學影像學系”並非其專業首選,卻在機緣巧合下愛上這學科,並以優異成績畢業;在美國深造多年,也憂慮學成歸來“無用武之地”,卻遇上澳大大力支持科研發展,令她能學以致用,一展所長;對於不少莘莘學子擔心回澳就業難匹配、出路前景窄等問題,她以自身經驗告訴大家,不要因顧慮就業環境而放棄報讀自己感興趣的學科,只要好好裝備自己,機會總留給有準備之人。 

機緣巧合愛上醫學影像 

常說女生的理科頭腦不如男生,但這句話卻不適用在Greta身上。她讀中學時的理科成績很好,尤其喜歡數學和物理。與此同時,她亦對醫科感興趣,並準備升大時,選擇以醫科作報考專業,最終成功考入台灣陽明大學的“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
 
雖然該大學與專業並非Greta報讀的“第一志願”,但看了相關介紹後,她覺得這學科也挺適合自己,“我的興趣不是當醫生,而是從事醫學研究。‘醫學影像’牽涉不少數學、物理方面的相關知識,都是我感興趣和肯用心鑽研的。此外,當時也覺得澳門欠缺相關專業人才,畢業回澳後應不難找到工作。”
 
與很多出外升學的新生一樣,Greta在台灣生活不久,便有“戀家”情緒,甚至渴望能早日畢業,馬上回澳發展。不過,隨着在學業上找到方向,成績得到導師們的認同,她變得沒那麼“戀家”,大三時更決定出國留學,冀能更上一層樓。
 
對出身基層的Greta來說,這是個艱難的決定。不想開口問家人要錢讀書的她,憑着不懈努力,考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並獲得獎學金。人在陌生異地,也總算過着自給自足的生活。在醫學影像學習和研究方面,如果說在台灣的升學時期是開眼界,那在美國的留學歲月則是取得大躍進,Greta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順利完成博士學位,晉身為不少學術單位主動招攬的精英人才。

gretamok_1Greta從零開始,開闢醫學影像新發展領域

美國留學實現大躍進

面對美國當地及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Offer(聘請通知),Greta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她說:“我在美國的東岸城市生活了五年半,覺得當地治安情況並不好,生活枯燥乏味,所以一直考慮回亞洲地區工作,香港中大有對口的專業,學術氛圍不俗,是理想的工作選擇。”
中大給予Greta這位年輕學者的Offer也相當吸引,就是讓她在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擔任助理教授,於是她順理成章任職中大。工作了一段時間後,Greta覺得那裡並不適合自己,“我身處在一個以醫生為主的部門,喜歡做獨立醫學研究的我往往成為輔助醫生的角色,逐漸感到‘舞台唔夠大’,碰上事業瓶頸期。”她渴望投身到發展空間更大的學術機構。
 
gretamok_2
建立屬於自己的研究團隊

回澳發展突破事業瓶頸 

後來,Greta無意中發現澳大有研究生物醫學相關的學科,該學科的代表人物是澳大科技學院電機及電子工程系主任韋孟宇教授,曾是她高中參加理科比賽的帶隊老師,二人可算是“識於微時”。在韋教授推薦下,Greta於2010年加入澳大科技學院,正式回澳發展。 
Greta在澳大工作可謂“如魚得水”,不僅開闢醫學影像新發展領域,建立屬於自己的團隊,取得驕人研究成績;更在短短三年,由助理教授晉升副教授,屬同儕中少見。Greta認為,澳大為事業剛起步的初級研究人員提供的實驗環境、經費支持都較香港慷慨,且澳大收生理想,協助其實驗的人手不缺,以至在這三年內,她發表的論文數量、在同一領域內的發展程度絕對不亞於在美國、香港的同儕。隨着澳大搬到橫琴,科技學院擁有更先進的實驗室和醫學影像設備,她對澳大科研前景也更有信心。
 
gretamok_3
澳大設有先進的醫學影像設備
 
gretamok_4
Greta與她的研究團隊於鏡湖醫院PETCT中心進行醫學影像的實驗 (相片鳴謝澳門大學傳訊部及澳門鏡湖醫院)
 

實踐抱負甘當“開荒牛”

由香港中大轉職至澳大,Greta坦言期間有顧慮,也怕旁人的不理解,“香港的大學名氣較大,相較之下,僅三十多年歷史的澳大在教學科研上仍有漫漫長路要走。毅然選擇回澳發展,難免有人會以為‘我在香港撈唔掂’,但經過六年工作後,我覺得這是正確的決定。除了研究工作得到領導們的支持和重視外,平日也有更多時間陪伴和照顧家人。”

年紀輕輕的Greta,從零開始,一手一腳築起澳大醫學影像的“堡壘”,且在科研學術上取得一定成就。她謙虛地說只是做好本分,最開心是看着學生不斷成長,攜手進步。除了忙於教職,Greta也擔任澳門核醫及分子影像學會的理事長,冀推動核子醫學的研究工作,補充本澳醫療服務的不足或空白。Greta認為,“醫學影像”在本澳是一門尚待發展的專業,未來隨着大型醫院的落成,或需要吸納大批相關人才,故鼓勵有興趣的莘莘學子報讀該專業,為抓住未來的發展機遇作好準備。 

gretamok_5

Greta喜見學生不斷成長,攜手進步 (相片鳴謝澳門大學傳訊部及澳門鏡湖醫院) 
 
 
 
 
8

語言治療師 吳明豪

13442147_835164489961353_7911105001993234301_n

人物簡介: 吳明豪,畢業於澳門蔡高中學,2007 年升學臺灣,初期修讀臨床心理學,一次機緣巧合下,閱讀了一本有關語言治療方面的書籍, 因而得啟發對此方面越來越感興趣,後來更毅然決定轉為修讀語言治療,2011 年畢業,回澳服務,投入工作至今已五年,目前,正在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擔任語言治療師。

吳明豪,語言治療師,一位80後的年輕父親,一個晚上八點約了他做訪問,剛下班不久,神色不錯,笑容可掬,言談之間更感到他對語言治療師工作的那份使命感。 我們對他說,過幾天就是父親節了,中國人家庭的父親似乎擺脫不了那份嚴肅、寡言、 內斂等個性,或許是受制於傳統社會對於男性角色的期許,父親肩負著家庭的保護者 和供養者的角色,對於語言治療師,又是一個怎樣的社會角色?

語言治療師是一個怎樣的社會角色?

他表示,其實對於撫育和保護孩子,父親同母親一樣重要,責任與角色應互補不 足,才能讓小孩接受完整的家庭教育,孩子才可得到更全面的成長和發展。談到語言治療師的工作,他說,這個職業的社會角色對一些弱勢群體而言是個扶持者的角色。

他接著說,孩子在家庭中是弱小的一群,需要父母去照料和看顧,社會上也有一 些弱勢的群體同樣地需要社會大家庭的成員給予關注,尤其是肢體、精神、智力或感官有長期損傷的人,這些損傷與各種障礙相互作用下,可能更阻礙到他們在與他人平等的基礎上充分和切實地參與到社會,甚至令他們的固有尊嚴受到限制和威脅。

事實上,這些障礙也是一個演變中的概念,亦是阻礙他們在與其他人平等的基礎上充分和切實地參與社會的各種態度和環境障礙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結果,所以社會需要正視、認識問題,同時更需要建立一支高效醫療復康專業隊伍來應對各類障礙的治療問題。

他繼續說,由於障礙的種類可能不是單一性的,有可能多樣性,所以就有不同專業的治療師為病患提供適切的診斷和治療,過去,也有和其他專科的治療師合作提供診療服務,一切的治療應以病患的最大利益為前提。不論哪個專科,談到治療師的社會角色,相信也是一樣的,就是診斷結合治療,幫助病患在生活上逐步恢復活動或工作能力,讓他們消除參與社會的障礙,可以重新投入社會作出貢獻,是一份相當有社 會意義的工作。譬喻說,一些因意外或中風失去活動或說話能力的成人,他們有可能馬上就會感到社交能力受到限制,再加上外界各種態度和環境作用下,漸漸感到尊嚴受損,在治療過程中,除了透過實證理論所衍生的治療反復練習來恢復活動力外,溝通、安慰、鼓勵有助他們重建自信也是很重要的。

語言治療師的工作是甚麼?

他說,選擇或者喜歡一個職業,必須要瞭解從事這個職業需要掌握甚麼知識和技能。言語治療(Speech Therapy)是一門結合科學,當中包括:語言學、心理學、聽覺學、統計學、病理學、解剖學和生理學等。它是為了治療言語上溝通、在構音、語言發展、聲線、流暢、聽覺等溝通及吞嚥範疇的障礙,並為病患者做出諮詢、評估及治療。

語言治療在醫療體系內屬於復康部門的工作,工作內容主要是針對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障礙,包括口吃、自閉症、唐氏綜合症,進食困難、聽障、發展遲緩等方面的治療。服務對象由初生兒、小童至成人,只要有關任何語言、吞嚥、發聲等障礙問題, 都是語言治療評估和治療的範疇。

他表示,語言治療師會按不同個案採取相應的治療手段,例如:成年人意外或中 風造成腦溢血而導致說話困難,影響溝通能力,甚或出現吞嚥困難和食物哽塞,有時連飲水也會導致嗆入,可能引起肺炎,故需要訓練他們的吞嚥能力。關於發展遲緩的 小朋友,往往因多種因素,其中可能因環境刺激太少,至兩歲都不懂說話就需要關注, 他們很可能不明白簡單指令,一般講話及聽覺發展得不好的小孩,很有可能會造成日 後讀寫有問題,需要及早治療。由於小孩的領悟能力與成人不同,在治療時可以透過不同提示技巧,如:視覺上的提示,發出聲音和口型,協助小孩練習,令他們知道聲音的意義,從而加強表達和溝通能力。不過在治療過程中一定要很細心留意小孩的反應,因為他們的反應可能很細微,一不留神便會錯過他們的反應。至於自閉症由於涉及多方面障礙的問題,所以治療需要以多專業團隊形式進行。

甚麼人適合當語言治療師?

他表示平日工作接觸到不少兒童,可能因小孩子的關係,很多時候人們都認為語言治療師工作較適合女性擔任,他說,其實可能是錯覺,這個職業與性別無關,男女都具優勢,關鍵在於為病患提供適切的治療服務,譬喻說,有些孩子可能需要較動態的活動,那男性治療師可能較適合應對;有些孩子可能較容易與女性溝通,那女性治療師可能較適合,在性別上互相補足,令專業在扶助病患治療上獲得更全面的發展, 相信其他職業也可能面對同樣的處境。

他又說,目前澳門有27名語言治療師,當中男性只有5位,很多時候或許就是一些固有的思維和認知不足而影響了人們對職業的選擇,造成在行業發展上出現性別傾斜或人資不足,其實不論男女,語言治療師最重要的是具細心、耐性、健談、主動和外向等個性特質,因為有些病患可能因為不愉快的生活經驗,不喜歡與人溝通,治療師便需要很有耐性與他們溝通建立關係來促進治療。

語言治療師的發展前景

他表示,語言治療師在澳門是新興的專業,但在美國發展較為成熟,而在亞洲地區也是較新的,台、港兩地都是近二、三十年發展起來,以澳門目前人口來說,語言治療師佔人口比例仍處於低水平,據官方資料顯示,2018年後將會有18名澳門學生完成課程,屆時澳門的語言治療師人口比例,會增至每十萬人有7名,與香港目前比例相若。早前有報導稱,政府亦將計劃在澳門理工學院開設語言治療師課程,期望透過人才培養可保持社會上有足夠治療師提供服務,以便日後可有序地開展相關臨床研究, 逐步促進治療師團隊的專業成長,並推動澳門復康事業發展,讓更多的病患得到適切的幫助。

他又指出,近年統計數據顯示需接受各類治療的兒童或成人的數量增加,相信與社會認知有所提升有關,並意識到及早求醫,不但為患者儘快帶來治療效果,而且延後就醫會造成更大的社會成本。因此,政府近年亦大力推動早療服務方面的發展,最近更整合有關方面的資源,提供一站式兒童發展綜合評估服務,改善兒童發展障礙水平和減低致殘程度,通過個案管理制度和統籌協調機制,達致及早發現、及早介入和 及早治療的早期療育目標。此外,隨著澳門進入老齡化社會,長者復康服務的需求亦不斷上升,為了讓長者能安享晚年生活,有關復康服務有待進一步發展。

語言治療師生涯的喜與樂

談到工作的喜與樂,他說,語言治療師生涯五年以來,由NGO至公立醫院,接觸了不同類型的病人,但印象最深刻的是剛入行接到的一個個案,是一名一歲多仍不懂說話的小朋友,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早前在街上重遇小孩和他的母親,看到他各方面能力發展正常,與其他同齡小朋友無異,人際溝通亦沒問題,尤其是因為今天自己 已成為人父,不禁心裡湧出莫名欣慰。其實每當看到病人逐漸有進步,逐漸恢復活動、 語言及工作能力,不期然地都帶給自己很大的鼓舞。相反地,有時治療並不一定事事 順利,遇上複雜的個案可能進展緩慢,那麼治療師的內心也需要堅強才能作出應對。

澳門語言治療的發展比其他國家地區尚淺,其實取得學位只是入行的最低門檻, 必須經過實習和持續進修豐富個人臨床經驗,香港每年有不同的證書課程,澳門的治療師都很踴躍報讀,以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過去因語言治療師為數極少,在專業的分享與交流方面都受到限制,很容易會產生職業厭倦感,但隨著從業人數不斷增長, 在專業分享和交流有較大的改善,藉著彼此的支持和鼓勵,讓整個團隊充滿活力。

目前澳門對語言治療師的規範已進入立法階段,他表示,立法規範讓社會清晰治 療師的專業定位,對治療師的專業成長有裨益。目前政府醫院設有治療師的特別職程 制度,但對於民間社服機構的治療師而言,似乎就沒有可見的職業生涯發展,無可置 疑的是,社服機構的治療師提供的服務亦為舒緩公營復康服務的壓力起分流和緩衝作用,為此,他建議政府可參考其他地區的做法,為澳門所有治療師訂定從業制度框架, 為澳門建立一支高效的專業團隊。

心臟科專科護士 梁立彤

      母親節剛過去了,人們慶祝母親節都是因為母親對孩子、家庭和社會作出無私的 奉獻,故藉節日來表達對母親們崇高的敬意。護士和母親有其相類似的社會角色,就 是肩負起照顧病患的天職。傳統上,人們把每年五月的第二星期日定為母親節,國際 護士理事會以佛羅倫斯‧南丁格爾女士(Florence Nightingale)的誕辰日,定為『國際 護士節』來紀念她一生對護理事業作出的貢獻。

      藉這個紀念日子,從南丁格爾女士傳奇的生命足跡中的啟發,尋找白衣天使專業 化發展新路向,為此,請來現職護理人員心臟科專科護士梁立彤為我們介紹專科護士 的工作。

       梁立彤姑娘,1999 年畢業於“澳門鏡湖護理學院”的「高等護理專科課程」,其後 隨即進入鏡湖醫院工作,成為護士至今已有十六年了,與梁姑娘初次訪談見面時,給 人第一印象就是年青,完全看不出已是兩位孩子的母親,從精神外貌以至言談舉止並 沒有讓人看出護理人員肩負的工作重擔,反而從談吐中散發出溫文氣質,謙虛而孜孜 不倦的學習態度,把南丁格爾女士所塑造的護士的專業形象顯露無遺。經過約一小時 的交談,她的故事可讓我們暫時從護理人員工作壓力的沉重議題中釋放出來。

 

%e5%85%a7%e6%96%87%e5%9c%96%e7%89%87

 

南丁格爾的生命足跡的啟發

       她指出,雖然護士已是一個經過長時間發展的職業,隨著全球化和社會急速發展, 帶來的種種問題,例如:照護人口結構的改變、居民健康狀況的趨勢及照護需求、健 康照護體系及照護模式的革新等,對護理事業未來的發展與從業人員帶來新的挑戰, 因此,她認為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需要配合這個新常態而作出應對和調整,但首要 的是對這新形勢作出認知,過去護理人員所做的許多照護,因社會認知不足,很多時 候被忽略而不受重視。因此,護理人員必須裝備各類專業知識,使照護結果達到最佳 化,讓被照護的病患得到安全和優質的服務。

      她又說,就從南丁格爾的生命足跡中可以得著新的啟發,她的成功是對護理事業 秉持堅定的信念,就是那份對“救死扶傷”的確信,有了信念沒有使命也是不行,使 命就是實踐信念的行動和應有的態度,專業知識和技術就是履行使命的最佳方法和手 段。

     需要知道的是,在那個年代,護理工作多由婦女擔任,其社會地位等同於僕役, 工作艱苦、時間長,同時因缺乏護理常識,病人得不到適當照顧,導致死亡率高,南 丁格爾意識到護理病人不能單靠婦女的天賦,還需要知識,規章來整頓團隊的紀律。

    從她留下的三個鮮明的典範形象,那就是:一個提著油燈在戰地服事傷患的形象、 一個現代護理學先驅的形象、一個著名統計學家的學者形象,正好說明護理專業未來 的發展深度和向導,也就是說尊重生命,深化發展以苦難同行的全人護理服務;現代 護理學必須持續發展各類專業知識體系,透過教育,讓教學與從業人員的知識面能與 日俱增;並重視及提升科研力量,以應對新常態下前沿性的護理問題。

 

白衣天使專業化發展新路向

      她表示,護理人員入職後,可繼續從臨床實踐和經驗中,尋找個人的職業興趣, 發展個人的專業才能,其實護理專業發展導向是多元的,有臨床、管理、教育及科研 等領域。

        譬喻說,具備專業知識的資深護士,可考慮選擇教職,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可 以很好地在護理教育工作上發展。現時在她工作的醫院,亦非常鼓勵護理人員從事臨 床的科研工作,為此更提供相關經濟支持,又鼓勵護理人員參與各地學術研討,對於 前沿性的護理問題,透過學術交流,有助對相關專業的認知。

       她又指出,過去護士總讓人覺得只是醫生的助手,覺得護士的地位低於醫生,但 其實在歐美國家,醫生和護士是兩個不同專業,近年港澳地區亦開始明確護士的專業 性,亦給予護士應有的專業資格,以她為例,她是“澳門鏡湖護理學院”畢業生,當 時學院仍未具備開辦學士學位課程的條件,故當年她只是完成「高等護理專科課程」 畢業。由於學院與“北京協和醫科大學護理學院”締結姊妹學校的關係,當年在學院 的推薦下,同期有四位同學一同前赴北京,再繼續修讀兩年課程,最終取得該醫科大 學頒發的護理學士學位。現時澳門每年由兩間高等院校培育約有 100 至 120 名護理人 員,與目標的 160 名仍有差距,故需求仍然很大。

      事實上,醫生與護士是合作伙伴關係,不是從屬關係,近年護士的專業分工更精 細,例如會有傷口護理師的職位,只是目前澳門社會各類專科仍處於發展階段。以她 為例,在 2007 年,由內科轉往心臟科工作,一次急救中,與團隊合作將病人搶救回來, 內心感到莫名的喜悅。但有感在這方面發展確實自己仍需努力,必須接受心臟專科的 相關訓練,於是在 2008 年決定前往香港修讀心臟科專科護理課程,後於 2010 年畢業。

      然而,澳門缺乏專業資格的認證制度,她表示,不少地方的專科護理人員要持有 特定牌照,例如:香港的心臟科護士需通過心臟護士學會的培訓及考核,懂得按指引 執行護理工作,便可取得專業牌照,但由於該指引每二年更新,護理人員亦需持續受 訓。

     每一職業有其特性,承擔著不同的社會責任(社會性),在自身的崗位上為社會作 出貢獻,社會整體也以每一職業群體的工作成果的積累而獲得發展,因此,履行工作 時,往往對於職業技術有不同程度的要求,也正好標示著其特有的專業色彩(技術性和專業性),甚至有些職業更受法律、社會倫理或職業道德所規範(規範性)。從世界 各地的實踐來看,護理專業人員的職業發展似乎也逃不過這樣的宿命,事實上,這也 不是護理專業人員所獨有的,或許職業經歷這樣嚴謹的演化過程,因而賺得大眾對他 們社會角色的認同。

生活平衡的藝術

       工作中會遇到不如意,生活有時也感無奈,學習也會成為負擔,面對這種種的情 況,如何在三者之間取得平衡?她表示,保持平衡的竅門其實是心態,又分享說,要 養成“慎獨”修為,就是強調在沒有外在監督的情況下,始終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堅 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覺按道德要求行事,不會由於無人監督而肆意妄為,所以,必 須以微笑來善待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在漫漫人生歲月中,去深刻 地感受生命的醇厚綿長,讓心境坦然,生命淡然!

     那麼,首先不要有覺得很辛苦的負面想法,否則就很自然產生負面情緒,不單會 影響個人的表現,醫護是一個團隊,也不應為此給團隊內其他人帶來麻煩,護士是醫 療隊伍最前線人員,經常保持樂觀,細心聆聽,換位思考,這樣起碼為來醫院尋求幫 助的人安心。

     有時三者之間可能會遇到張力,只是一個時間管理問題,所以就要學好這個技巧, 然後就可以按編排在各樣事情上專注、投入、盡情地發揮。

執業醫生(全科臨床醫學及皮膚專科) 施斌

青年醫生學業有成 事業方向定位明確 創事業成就理想

  人生有不同階段,每一個階段都需努力經營,才能實現成長;積極面對挑戰,擁有的知識與技能才會不斷趨於成熟,逐步邁進生涯的更高層次。

  一個年輕人如何在事業上靠雙手打出自己的天下,成就一段令自己引以為傲的事業?如何規劃生涯,讓人生更具意義和價值,生活得充滿動力和色彩?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請看看施斌醫生(Dr. Benny Si)的故事。

  2010年上海交通大學臨床醫學學士畢業後,一位年輕人回到澳門,開始尋找工作。他就是施斌醫生,打從一開始他就明確地為自己定向在私人醫療領域發展,開設醫療中心是他的夢想;因此,他沒有像其他同輩朋友一樣,投考政府醫生。

1

創業青年簡介:

施斌醫生 (皮膚科)

學歷:廣州中山大學皮膚病與性病學碩士

   上海交通大學臨床醫學學士

 

在職業生涯中,是否一帆風順呢?

  施醫生說:其實由上海回澳後,行醫經驗尚淺,開設醫療中心言之尚早,為了累積更多經驗,曾在私人診所工作過一段時間,擔任全科醫生。因為年紀輕,被視為經驗不足,工作遇上一定困難,有感不太適應全科醫生的工作。

在事業的挫折、逆境中,如何找出路?

  施醫生說:人生中困難一定不少,從沒有放棄。後來有機會轉往一間從事醫學美容的醫療機構工作,漸漸對醫學美容產生興趣,並認為這更適合個人職業發展。近年人們對這門專業的需求逐漸形成潮流,而行業發展亦甚具潛力和前景。

  他又說道,非常重視與病患之間的關係,並珍惜與享受整個治病過程,認為行醫為服務病患,治癒病人是最終的目的。

找到標竿,振翅飛行!

  醫生既要求醫德,又要求有專業技術。為此,施醫生在投身行業前,決定重返校園,前往廣州中山大學醫學院繼續深造碩士課程,主攻皮膚專科。他表示皮膚科的專業自主性較強,而在內地實習期間則累積了相當豐富的臨床經驗,曾經嘗試過一天診斷100位病人,所以對專業能力甚具信心。

抓緊機遇,機不可失!

  問及施醫生為甚麼認為這一刻就是創業時機。他回答說:由廣州碩士畢業回澳,在業界前輩的鼓勵下,很快就開展了創業的籌備工作;並得到政府政策的幫忙,所以覺得機會來到了。

  他對創業之路感慨良多:『創業殊不簡單!除了要有堅實的專業醫護知識外,作為醫療中心的負責人,亦要對中心的營運和職工負責。中心的營運包括場所租金、裝修費用、醫療設備及傢具添置等都需要資金。幸好透過政府“青年創業援助計劃”,去年10月申請,今年2月就獲批了一筆為數可觀的免息援助款項。對於初出茅廬的青年來說,大大減輕創業初期的資金壓力。』

  他又談及:『籌備期間對許多流程不夠熟悉,如醫療中心的裝修、牌照申請程序和手續、執業場所規章制度,以及人力安排等,每天為大小瑣事忙碌,有時覺得診病過程反而是最容易的部分。籌備過程中得到前輩的指導,從中學習不少,問題最終都得到解決,所以開業較預期順利!』

未來規劃:持續進修 回饋社會 定新目標

  醫療的技術日新月異,談到專業技術提升方面,他表示私人醫療中心與大型醫院相比各有優劣:私人機構在醫療資源方面較有限,對新的醫學知識及醫療技術設備等無法及時、系統地更新;但私人醫療中心相對便利程度更高,可以更貼心地為市民提供服務。另外,他也密切關注和更新各類醫療資訊,又與廣州中山大學醫學教授團隊保持聯繫,並定期參與學術交流會議,多管齊下,汲取最新的醫護知識,不斷自我增值。

  他還說,醫護這行業與其他行業不同,需要不斷累積更多經驗。目前透過“青年創業援助計劃”開設醫療中心的年輕人不多,以經營者的角度,他也樂於透過這次機會分享自己的創業經驗。

  談到事業目標,他計劃在未來擴大醫療中心的經營,希望能在社區內服務更多的人群,解決病患的不同醫護需要;並表示今後會繼續透過校園及團體的健康講座,宣傳公共衛生的基本知識。

山頂醫院影像科主任 郭昌宇

前言

電視上呈現的醫生形象,有型有款,甚至起死回生。但山頂醫院影像科主任郭昌宇笑言,“每天照鏡看到的自己是一個平常人”,同樣需要接受生老病死、要面對不同的挑戰及困難、並不斷學習進步,但無論經歷什麼,作為一個醫生,最重要是不能忘記初衷:要幫人!

 

img_3408

影像科做啲咩?

    郭昌宇是一位介入放射學的專科醫生,這門專科到底是做什麽的?其實就是“微創手術”,利用針刺等微創手段“進入”患者身體,在影像學儀器監控或導航下進行手術。比起開刀手術,“微創手術”減低了手術治療對病人的損傷;目前,臨床上,方方面面的醫療專科都有機會和介入放射學合作治療病人,比如腦中風、肝癌等等。

    至於入行忠告,說來老土,但實實在在,就是好學不倦;“現代影像學技術發展一日千里,已不單使用電離輻射更低更安全的x射線,亦使用沒有電離輻射的技術如超聲、磁力共振等成像技術,醫學影像學是一門新興的醫學專科,還在不斷發展,所以終身學習是必須的”郭醫生說。

如何成為一位專科醫生

    介入放射科醫生是專科醫生的一種,澳門人要成為本地的專科醫生首先要在外地取得醫科大學本科畢業証書和醫科學士學位,這一般需要六年的時間。回澳後,通過澳門特別行政區衛生局現行的程序,按照法律法規進行登記註冊,才可以參加本澳的醫生培訓計劃。按照現行的政策,起碼需要八年時間才可以完成全科及專科培訓兩個階段而成為本澳的專科醫生。

    “成為專科醫生只不過是一個起點,醫生是一個終身學習的職業,所謂在職培訓,以前稱為CME, 即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現在稱為CPD, 即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其實都是同一回事,就是終身學習。醫生的醫學知識,很多人會以為通過閱讀文獻,進修學習什麼的就可以獲得,這其實並不全面,真正的醫學知識和經驗累積均來自臨床病例,沒有捷徑”郭醫生說。

醫生要有同理心

    西方醫學哲學家卓度(Trudeau)曾闡釋醫療的精髓應該是“偶而治癒疾病,時常減輕症狀及總能寬慰病患(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說明醫學科技再如何進步,也無法治癒所有的疾病,拯救所有的病人;然而,憑藉著關懷、愛心與同理心,仍然可以令病人在與病魔博鬥之際得到最大的精神力量及心理慰藉。因此,醫生需要有醫德的同時,還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向病人及其家屬詳細說明病人的病情及治療方案,這樣才能取得互信,才能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

 

“越過困難,我更熱愛我的工作。”

     行醫多年,郭昌宇醫生直言,面對的困難多不勝數,但從未想過放棄。“每當我越過迎面而來的困難後,我更熱愛我的工作。”

 

    “病患每天帶着問題及困難來到醫院,他們的問題可以解決嗎?面對生死,決不能掉以輕心!當你站在病患和家屬的立場來看問題時,身為醫生便會感受到每一條生命的可貴,無論困難有多大也要想方設法解決。還記得家父在病危的時候,由一位資深的醫生主理,份屬同行,我深知風險所在,但最後他仍因肝癌離世,但從這事中,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醫療的決定在於患者、醫生和家屬的共識,良好的溝通是重點。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成功救治病人是對醫生最好的回報,也是作為醫生最喜樂的事。”郭昌宇醫生說。

 

========================================================================================

 

怎樣成為一個介入放射科專科醫生?

  介入放射科醫生是專科醫生的一類,要成為澳門專科醫生,由於本地至今仍沒有醫學院或醫科大學,因此,首先要在外地取得醫科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和醫科學士學位。

  取得學位後,根據現行法制及相關程序,須依法登記註冊,才可參加本地醫生培訓計劃。按照現行的法律,必須完成全科及專科培訓兩個階段才可成為公立醫療部門或機構的專科醫生[1]

  成為專科醫生只不過是一個起點,醫生是一個終身學習的職業,無論哪一門的專科醫生也好,不但要在醫學不同領域有充分的持續進修學習,更必須對科學技術發展具敏銳的觸覺,就正如介入放射科是一門新興的醫學專科,還不斷在發展中,所以終身學習是必然的。

甚麼是「介入放射科」?

  「要成為介入放射科專科醫生,下面幾個專業術語:影像學、放射學及介入放射治療必須搞清楚」郭醫生說。

  「影像學」是利用X-ray透視特性,進行疾病診斷,X-ray具放射性,又稱「放射學」,隨著科技進步,影像學診斷儀器不斷推陳出新,發展至今不單使用電離輻射更低更安全的X-ray,亦有使用沒有電離輻射如Ultrasound(超聲)及MRI(磁力共振)等成像技術,因此亦統稱為「影像學」。

  影像技術發展最終目的是用於手術治療,因此「介入放射學」又成為了另一個重要分支,「介入」是指利用針刺、支架等微創手段“進入”患者身體,在影像學儀器監控或導航下進行手術,比起傳統開刀手術更精準,「微創手術」減低了手術治療對病人的創傷性,因而使手術達更佳成效。這亦是醫院近年較為突出的醫療技術發展項目之一,郭醫生為我們扼要地道出這門學科的由來。

這門專科臨床應用在…

  郭醫生向我們介紹,影像診斷包括有,普通X線診斷、乳腺影像學、CT、MRI、超聲等,影像介入治療的應用是很廣泛的,包括有:腫瘤微創治療、顱內血管疾病微創介入治療、胸腹部大動脈微創介入治療、周邊血管疾病微創介入治療等等,總而言之,橫跨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呼吸科、消化科、五官科、腫瘤科的疾病都屬介入微創治療可以涉及的領域。

  郭醫生又說:「很多人認為醫生的醫學知識是從閱讀文獻或進修獲得,其實這並不全面,無論甚麼專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都必須具備充分的臨床醫學知識,而真正的醫學知識和經驗累積均來自臨床病例,也就是患者寶貴的生命。從事醫療工作的人必須把終身學習和豐富臨床經驗貫徹始終,又要把所積累的經驗,所學到的知識回饋社會,服務大眾」。

  事實上,多年來,我們知道郭醫生亦積極從事醫學科研、講學以及實習醫生的指導工作等,並發表多篇論文及與其他地區專家合作出版著作。

除了專業知識外,還應具備哪些方面的能力與個性特質?

  作為一名臨床醫生,面對生老病死在所難免,事實上,醫生並非神仙,應該認識醫生的職責。西方醫學哲學家卓度(Trudeau)曾闡釋醫療的精髓應該是“偶而治癒疾病,時常減輕症狀及總能寬慰病患(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說明醫學科技再如何進步,也無法治癒所有的疾病,拯救所有的病人;然而,憑藉著關懷、愛心與同理心,仍然可以令病人在與病魔博鬥之際,得到最大的精神力量及心理慰藉。因此,醫生需要有醫德的同時,還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向病人及其家屬詳細說明病人的病情及治療方案,這樣才能取得互信,才能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

為何選擇成為醫生,甚麼使你能堅持工作到今天?

  郭醫生回答:「可能是因為我的父母也是從事醫療工作的關係,從小耳濡目染,看到不少需要幫助的病人得到救助,聽到不少醫患倫理故事,令我感到醫生工作很有意義,想像我的父親一樣幫助病人。這也是我成為醫生的初衷。」

  「行醫多年,面對的困難多不勝數,但從未想過放棄。每當我越過迎面而來的困難後,我更熱愛我的工作」他又說。

  「病患每天帶着問題及困難來到醫院,他們的問題可以解決嗎?面對生死,決不能掉以輕心!當你站在病患和家屬的立場來看問題時,身為醫生便會感受到每一條生命的可貴,無論困難有多大也要想方設法解決。還記得家父在病危的時候,由一位資深的醫生主理,份屬同行,我深知風險所在,但最後他仍因病離世,但從這事中,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醫療的決定在於患者、醫生和家屬的共識,良好的溝通是重點。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成功救治病人是對醫生最好的回報,也是作為醫生最喜樂的事。」

 

 

[1]

第10/2010號法律

醫生職程制度

醫生資格

醫生資格以級別劃分,分為普通科醫生、專科醫生及顧問醫生三個級別。(第四條)

普通科醫生級別

  1. 完成全日制五年或以上學制的全科臨床醫學專業課程並取得學士學位,

級別的取得

  • 普通科醫生級別須在合格完成全科實習並獲得普通科證明後取得。
  • 專科醫生級別須在合格完成專科培訓並獲得專科證明後取得。
  • 顧問醫生級別須在專科考試合格後取得。
  • 取得普通科醫生級別、專科醫生級別及顧問醫生級別的條件由行政法規訂定。

級別作為專業資格證明,由衛生局透過開考方式,按所取得的專科能力水平給予相應醫生資格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