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教授 莫昇萍

海歸人才學以致用創新猷

莫昇萍 (Greta),生於澳門,在澳門完成小、中學教育階段後,前往台灣升學,後再到美國修讀博士。曾在香港中文大學工作,為了尋找更大的人生“舞台”,2010年毅然回到澳門,在澳門大學科技學院工作,開啓了她個人醫學影像研究的新篇章。
 
工作短短三年,她的研究團隊由兩名學生增加至十人;她由助理教授升為副教授;帶領團隊每年發表數篇國際論文,其中有兩項研究更取得了美國專利;並與一班志同道合伙伴建立了澳門核醫及影像學會。
 
或許在很多人的意識裡,電機及電腦相關的工作都屬於男生的職業,在大學修讀相關學科的人的都是男多女少。莫昇萍這位澳門女生用行動打破人們的固有思維,告訴我們女生也可以在這領域創下優秀的成績,她可謂是澳門首位土生土長研究醫學影像的學者,性格爽朗、友善,臉上總掛著燦爛笑容的她,究竟抱著怎樣的心境去尋找她的人生舞台? 各位,讓我們一起看看莫昇萍的故事。

海歸人才學以致用創新猷

作為“80後”的年輕學者,Greta坦言當初從沒想過能取得今日成績。她報讀大學時,“醫學影像學系”並非其專業首選,卻在機緣巧合下愛上這學科,並以優異成績畢業;在美國深造多年,也憂慮學成歸來“無用武之地”,卻遇上澳大大力支持科研發展,令她能學以致用,一展所長;對於不少莘莘學子擔心回澳就業難匹配、出路前景窄等問題,她以自身經驗告訴大家,不要因顧慮就業環境而放棄報讀自己感興趣的學科,只要好好裝備自己,機會總留給有準備之人。 

機緣巧合愛上醫學影像 

常說女生的理科頭腦不如男生,但這句話卻不適用在Greta身上。她讀中學時的理科成績很好,尤其喜歡數學和物理。與此同時,她亦對醫科感興趣,並準備升大時,選擇以醫科作報考專業,最終成功考入台灣陽明大學的“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
 
雖然該大學與專業並非Greta報讀的“第一志願”,但看了相關介紹後,她覺得這學科也挺適合自己,“我的興趣不是當醫生,而是從事醫學研究。‘醫學影像’牽涉不少數學、物理方面的相關知識,都是我感興趣和肯用心鑽研的。此外,當時也覺得澳門欠缺相關專業人才,畢業回澳後應不難找到工作。”
 
與很多出外升學的新生一樣,Greta在台灣生活不久,便有“戀家”情緒,甚至渴望能早日畢業,馬上回澳發展。不過,隨着在學業上找到方向,成績得到導師們的認同,她變得沒那麼“戀家”,大三時更決定出國留學,冀能更上一層樓。
 
對出身基層的Greta來說,這是個艱難的決定。不想開口問家人要錢讀書的她,憑着不懈努力,考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並獲得獎學金。人在陌生異地,也總算過着自給自足的生活。在醫學影像學習和研究方面,如果說在台灣的升學時期是開眼界,那在美國的留學歲月則是取得大躍進,Greta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順利完成博士學位,晉身為不少學術單位主動招攬的精英人才。

gretamok_1Greta從零開始,開闢醫學影像新發展領域

美國留學實現大躍進

面對美國當地及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Offer(聘請通知),Greta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她說:“我在美國的東岸城市生活了五年半,覺得當地治安情況並不好,生活枯燥乏味,所以一直考慮回亞洲地區工作,香港中大有對口的專業,學術氛圍不俗,是理想的工作選擇。”
中大給予Greta這位年輕學者的Offer也相當吸引,就是讓她在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擔任助理教授,於是她順理成章任職中大。工作了一段時間後,Greta覺得那裡並不適合自己,“我身處在一個以醫生為主的部門,喜歡做獨立醫學研究的我往往成為輔助醫生的角色,逐漸感到‘舞台唔夠大’,碰上事業瓶頸期。”她渴望投身到發展空間更大的學術機構。
 
gretamok_2
建立屬於自己的研究團隊

回澳發展突破事業瓶頸 

後來,Greta無意中發現澳大有研究生物醫學相關的學科,該學科的代表人物是澳大科技學院電機及電子工程系主任韋孟宇教授,曾是她高中參加理科比賽的帶隊老師,二人可算是“識於微時”。在韋教授推薦下,Greta於2010年加入澳大科技學院,正式回澳發展。 
Greta在澳大工作可謂“如魚得水”,不僅開闢醫學影像新發展領域,建立屬於自己的團隊,取得驕人研究成績;更在短短三年,由助理教授晉升副教授,屬同儕中少見。Greta認為,澳大為事業剛起步的初級研究人員提供的實驗環境、經費支持都較香港慷慨,且澳大收生理想,協助其實驗的人手不缺,以至在這三年內,她發表的論文數量、在同一領域內的發展程度絕對不亞於在美國、香港的同儕。隨着澳大搬到橫琴,科技學院擁有更先進的實驗室和醫學影像設備,她對澳大科研前景也更有信心。
 
gretamok_3
澳大設有先進的醫學影像設備
 
gretamok_4
Greta與她的研究團隊於鏡湖醫院PETCT中心進行醫學影像的實驗 (相片鳴謝澳門大學傳訊部及澳門鏡湖醫院)
 

實踐抱負甘當“開荒牛”

由香港中大轉職至澳大,Greta坦言期間有顧慮,也怕旁人的不理解,“香港的大學名氣較大,相較之下,僅三十多年歷史的澳大在教學科研上仍有漫漫長路要走。毅然選擇回澳發展,難免有人會以為‘我在香港撈唔掂’,但經過六年工作後,我覺得這是正確的決定。除了研究工作得到領導們的支持和重視外,平日也有更多時間陪伴和照顧家人。”

年紀輕輕的Greta,從零開始,一手一腳築起澳大醫學影像的“堡壘”,且在科研學術上取得一定成就。她謙虛地說只是做好本分,最開心是看着學生不斷成長,攜手進步。除了忙於教職,Greta也擔任澳門核醫及分子影像學會的理事長,冀推動核子醫學的研究工作,補充本澳醫療服務的不足或空白。Greta認為,“醫學影像”在本澳是一門尚待發展的專業,未來隨着大型醫院的落成,或需要吸納大批相關人才,故鼓勵有興趣的莘莘學子報讀該專業,為抓住未來的發展機遇作好準備。 

gretamok_5

Greta喜見學生不斷成長,攜手進步 (相片鳴謝澳門大學傳訊部及澳門鏡湖醫院)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