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緊時代動向,研發最好的產品——專訪美國半導體企業主管李展峰

在現今都市的日常裡,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電子產品,在這個「數碼化革命」的時代,各種電子產品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隨著電子產品的日趨普及,製造這些精密儀器的行業也迅速擴展,我們經常聽到的「半導體」製造業就是其中之一,不論是手機、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裡面由大量稱為「晶片」的半導體組成,它們如同細胞一樣的重要性。

近年,各個國家加緊推動半導體的研發技術和生產,人才在半導體行業是不可或缺的資源。今次我們為大家介紹在半導體行業多年的電子工程師李展峰。他在澳門中學畢業後,遠赴加拿大修讀電子工程系,其後二十多年在美國從事電子工程的工作,現時是全球第二大半導體裝置生產商——亞德諾半導體(Analog Devices)的企業產品營銷主管。

興趣始於實踐

李展峰選擇向電子工程的方向前進,與他的中學學習有關。他記得中學時每星期有兩三堂課在機械工房裡實習,學習接駁電線、連接LED燈泡的電路,還有使用車床來製造一些物件,透過在車床的實踐,令他了解課本裡的知識如何應用到日常生活裡,激起他對電子工程的興趣。

即使已經畢業多年,但李展峰認為在學校的知識依然非常實用,特別是在海外的生活。一旦遇上家居水電上的問題,他在中學時的知識也能大派用場。當時的學習內容不但啟發李展峰日後的人生方向,更教授了一門生活的手藝,「這令我覺得可學以致用,可以說是學習了一門手藝,讓我們知道怎樣應用,以及怎樣在社會上生存。」

李展峰(左二)與同學攝於電子工程系

投身半導體行業

李展峰中學畢業後,便前往加拿大升學,他因興趣選擇在大學修讀電子工程。然而,電子工程的領域覆蓋範疇廣泛,從儀器工程、通信、控制系統、半導體等眾多領域,他坦言剛剛畢業時並沒有很明確的發展方向。由於當時加拿大的電子工程主要在通訊類,缺乏設計的工作,李展峰轉往電子工程產業更蓬勃的美國,尋找他的第一份工作。

到達美國後,李展峰在德州一間公司擔任硬體設計工程師。這間公司正打算建立生產液晶體的生產線,但並不了解怎樣設計,他的工作就是協助公司設計液晶體的生產線。一年後,他又前往加州的菲尼薩公司(Finisar)工作,編寫設計測試光纖模組的軟體。李展峰認為這段期間是人生的一個摸索階段,儘管大學時主修電子工程,學習多個領域的基礎知識,但缺乏實踐的時間和經驗。「我在工作時才真正應用學習到的知識,並且啟發自己的人生和進修。」

1991年11月12日,菲尼薩公司(Finisar)首次公開募股(IPO)

在2002年,李展峰開始接觸到半導體製造的行業。為何他選擇從軟體設計轉向半導體行業?他解釋,軟體相關的工作必須不斷鑽研和深造,正如軟體需要更新一樣,軟體領域的人員也要時刻學習,方可追上時代和節奏。「基本上,在1980至1990年代之後,軟體的發展非常迅速,對用戶而言是追上時代,而對研發人員則是必須要經常進修,可以說是一項很高速的工作。」相較之下,半導體行業有著較為悠久的發展,行業的轉變速度不如軟體那麼高。李展峰考慮兩者的特性,認為自己對半導體行業更感興趣,且行業節奏更適合自己,決定投入在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初時,李展峰在一間半導體公司擔任應用工程師。他解釋當晶片設計後,應用工程師的工作就是按顧客使用的需求作測試,確保晶片符合產品的規格。作為應用工程師,雖然工作以實驗室作測試居多,但不乏與客戶和市場部的同事接觸。經過近七年的時間,李展峰認為自己較適合企業產品營銷的崗位,於是在2009年修讀工程管理碩士,其後在2014年加入仙童半導體(Fairchild)旗下的安森美(onsemi),擔任企業產品營銷主管,正式開始營銷的工作。「從大學畢業到營銷的崗位,我花了十多年時間打好自己在工程上的基礎,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不是突然的轉變。我認為營銷的崗位比較適合自己,能夠接觸更多客戶,也能看到市場將來的需求。」

李展峰(後排持旗者)在仙童(Fairchild)半導體工作,與團隊在中國內地活動時合照

讓產品為客戶加分

在2019年,李展峰加入美信集成產品(Maxim Integrated),他在2012年曾經在這間公司擔任產品經理,而幾年後重返公司時,他是擔當企業產品營銷的領導層。他表示當時美信依賴出產舊款的電子產品,但舊產品的售價只會愈來愈便宜,產品線的收入也愈來愈低。為了扭轉公司營利上的劣勢,他帶領團隊投放資源研發新的產品。「我的主要工作是在產品線的規劃和定義,換句話是把我們的資源投放在哪種位置的產品上,因為公司給予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該如何投放這些有限的資源,希望可以得到最好的回報,這就是我們企業產品營銷部門的工作。」

李展峰(右)在美信集成產品(Maxim Integrated)工作時代表公司出席金鼠獎頒獎典禮

那麼該怎樣研發吸引客戶的新產品?李展峰認為,最重要是創造與競爭對手有區別的產品,因為如果大家生產相同的產品,最終只會演變為沒有意義的價格之爭。「美國企業重視為產品帶來附加價值(Premium),使產品既能具備特色的同時,亦能讓客戶受益,令顧客願意付出更多的資金來增加自己產品的優勢。」他表示,自己過去幾年帶領團隊研發延長電池使用壽命的產品,能夠降低電量消耗,讓電子產品有更長的操作時間,而他們的產品應用到蘋果第三代耳機、Amazon的電子門鐘、Garmin的運動型手錶等。經過三年的努力,美信的產品線從負增長扭轉,營利增加1.7倍。

不過現今電子科技日新月異,各種電子產品推陳出新,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應該保持對市場未來發展的觸覺,保證貨品的領先地位。李展峰認為必須經常與客戶溝通,他表示自己的其中一項工作就是經常聯絡各大企業,如蘋果、三星、微軟、Amazon、Meta和任天堂等。「雖然一些公司未必全面公開未來的研發計劃和方向,但通過與他們的溝通,我們可以估計和預測他們下一步的行動,隨著我們接觸的客戶愈多,便可找到這些企業發展的共通點,從而得知產業未來的趨勢,並規劃新產品來滿足他們的需求。」

了解市場的將來動向,規劃滿足客戶和市場的產品,讓公司付出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回報,這就是企業產品營銷的工作。

看好大灣區的潛力

近年,粵港澳大灣區的高端科技產業迅速崛起,尤其是深圳的發展,令李展峰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認為深圳的發展在國內屬於領先的水平,即使放在亞洲區也是處於前沿的位置。」他表示,不論是半導體類、手機類、醫療器材類、汽車類的公司都集中在深圳,一些公司更設有工業區,興建多座辦公大樓供員工工作和生活,人才和資源的滙集使深圳成為大灣區發展的「引擎」。「我覺得整個大灣區的發展,深圳基本上是核心,因為這裡有三四百間上市公司,公司數量只會愈來愈多,且向外擴張。」

在2019年起,中國加緊對研發半導體的自產技藝,打造「中國芯」,而上年澳門政府亦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投放大量資源,計劃開辦半導體的項目。李展峰亦有留意相關的政策,他建議項目的發展應該多思考產品的優勢。「半導體行業的競爭不是一個新興的行業,業內的競爭也走向白熱化,你要做出一些具吸引力的產品才能令其他公司願意合作。深合區的半導體項目必須要找到自己的獨特之處,做出我有人無的產品,才能有利日後的發展。」

李展峰在碩士畢業典禮的照片

除了制定項目的發展方向,李展峰指出人才在半導體行業是不可或缺的資源,而深合區乃至大灣區的發展是給予有意投身的年青人才的機會。他建議有意向半導體或電子產品方向發展的年青人需獲得電子工程碩士,而在畢業後不用急於決定方向。「電子產業是非常專業和很大的領域,包括設計、測試、市場、銷售等多個前端和後端範疇,開始時可以邊學邊做,慢慢嘗試和摸索。」

李展峰勉勵年青人應該要尋找自己感興趣、帶來熱情的工作。「如果你覺得有興趣,你不會感覺厭倦。成功是要講求堅持,而堅持最重要的是興趣。」

微、感—林偉儀個人作品展

微、感

《微、感》是林偉儀首個個人作品展,主要展出她近年創作的水彩畫和丙烯作品。

如今科技進步迅速,帶給人們很多便利;正因為科技帶來的便利,人們只沉浸於互聯網世界帶來的精彩,從而慢慢忽略了身邊一些美好的事情。

因此她希望透過這次展覽,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美,分享美。

微觀世界、感受細節

林偉儀向我們介紹此次展覽作品創作歷程,提到這次展覽中有一部份的作品是在疫情期間創作而成。由於疫情期間,人們都無法出國,因此她再次將之前探索世界的感受再用筆觸表現出來。

展覽中的部分作品包含了她在哥斯達黎加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實習人員時的所見所聞,例如哥斯達黎加特有蜂鳥、青蛙及樹懶等。

《歲月痕跡》是用油漆來完成製作,她希望透過這幅畫讓人多留意身邊的事物。在都市生活的人們,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即使身邊有一些新奇的事物出現,都會因為生活的奔波而被忽略,假如我們放慢腳步,或許會發現身邊到處都是觸動人心的風景及事物,哪怕是普通不過的一堵牆。

《歲月痕跡》— 美是無處不在,哪怕是一堵斑駁的牆

《微、感》的作品中, “鳥語”系列是她從西班牙回來後對生活經驗的一種感悟。林偉儀曾在西班牙南部城市格拉納達(Granada)留學四年,留學期間她受到當地阿拉伯濃厚文化的感染,所以這系列作品的元素源自於阿拉伯藝術中的雀鳥,再融合上文字信息通過藝術形式表達出來。該系列作品的主題分別是親情、友情、愛情及夢想。

林偉儀介紹《勇於追夢》,關於夢想的感悟都寄託其中

追夢而行、結緣藝術

林偉儀一直對西班牙文感興趣,所以萌生到西班牙學習西班牙文的念頭。為了更深入了解當地的語言文化,風土人情,所以她報讀一些藝術課程,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啟蒙老師的鼓勵和支持,自此就與藝術結緣,一路堅持下來。

在學習西班牙文的過程中,她參與澳門特區舉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習計劃”,有幸獲選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哥斯達黎加辦事處進行實習,主要負責當地文化保育的工作。這幾年歐洲和中美洲的學習和交流經歷,不僅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還提升繪畫和藝術技藝,更豐富了人生的視野,同時也激發了自己對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她因為一個念想,就隻身一人遠赴他鄉尋夢,期間有不少困難需要克服。正如她的作品《勇於追夢》中所傳達的信息:我們在追夢的過程中必定會遇上很多困難、挫折及孤獨的時候,但只要堅持不懈,總會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追夢固然困難,但追夢途中也能發現驚喜,就如當初她只是對語言感興趣,但卻與藝術結下不解之縁。

迎接未知、探索未來

她回到澳門後,為了保持自己的創作靈感,除了工作外,也報讀了話劇課程,利用餘暇時間來探索新的藝術領域。對於未來的人生規劃,她希望透過自己的話劇演出和藝術作品影響更多人。正如這次展覽的主題,希望能讓大家好好欣賞和聆聽身邊的人和事,減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未來她想去秘魯進行深度的遊歷交流,繪製更多美好的作品,期望日後有機會再舉辦更多展覽,分享她的所思所作。

對於澳門青年在文化的發展空間上,她認為最重要的是“堅持初心 ,勇於追夢”;三分靠天賦,七分靠努力;她在工作數年後才接觸藝術,在藝術的起跑線上雖然比其他人來得晚,但憑著自己對藝術的堅持和鍾愛,終有機會開辦個人畫展。她亦鼓勵時下年青人,勿忘初心,勇敢探索,終能開拓自己的發展空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 · 感》林偉儀個人作品展:

日期:2023年5月11日至6月10日

地點:創意空間(冼星海大馬路澳門文化中心地下)

時間:下午2時至晚上7時(逢週日休息)

票價:免費入場

緣起颱風,成於知天——專訪氣象學博士崔傳忠

一切始於「打風」

當大家每天看到或聽到天氣預報時,有否想過天氣預測也可成為一門生意?由英國雷丁大學氣象學博士崔傳忠創辦的知天氣象科技有限公司,正是一家以研發嶄新氣象技術及提供商業氣象服務的本地科創公司。

崔傳忠博士

崔博士童年時在澳生活,於陳瑞褀永援中學完成中學二年級後遠赴英國求學。由於入學考試成績優異,崔博士被允許「跳級」直接入讀中學四年級,其後繼續於當地完成大學本碩連讀和博士學位,最後於 2019年回澳創辦知天。

雖然離鄉背井斷斷續續近 14 載,崔博士與氣象學的淵源不乏澳門人的集體印記。自小便對天空充滿好奇心的他,對童年中每次當颱風來襲學校停課均印象深刻。其中,1999 年颱風「約克」正面襲澳,十號風球高懸。風眼接近時狂風暴雨與風平浪靜兩種極端的交替,令崔博士深感神奇,故開始通過書籍不斷自行學習天氣及熱帶氣旋的相關知識,正式與氣象學結下不解之緣。

崔博士於希臘聖托里尼所拍攝的天文攝影照片 — 銀河

好奇驅使探索

英國教育理念著重學生個人興趣發展,日常作業量及考試頻率較少,讓崔博士有充裕時間於自己感興趣的範疇中探索。他加入網上氣象論壇與同好交流學習,並自學編程搭建出個人天氣網站發表自己的天氣預報。既科學且獨特的分析,令其屢獲同好欣賞,後來更被邀請成為氣象論壇管理員,使其對氣象的熱愛有增無減。有趣的是,通過與熱愛觀星的同好交流,崔博士對天文攝影亦產生濃厚興趣,最後成為一名業餘天文攝影師。而他後來的創業生意伙伴,均為通過論壇交流認識的氣象專業人士。

完成英國高考(A-level)後,崔博士毅然選擇就讀全球頂尖氣象學府之一英國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的氣象學本碩連讀課程,進一步裝備自己繼續追尋「氣象夢」。由於氣象學為一門相對冷門的專業,職業兼容性不高,故初時家人也因擔心其未來發展而反對其決定,勸導他入讀當時已向其發出錄取通知的香港大學物理系。然而,經過向家人指出與氣象學相關的職業兼容性並非如想像中悲觀後,崔博士最終仍獲家人支持,繼續其氣象之路。亦正因如此,他一如所願於課程第 3 年前往座落於美國「龍捲風徑」(Tornado alley)的奧克拉荷馬州大學(University of Oklahoma)交流,並有幸與當地專家期間追蹤龍捲風,近距離親身感受大自然的威力和變幻,讓其畢生難忘。最後,崔博士以第一榮譽及全級成績最優異之佳績畢業,令他更堅定自己的職業方向。通過課程,崔博士意識到氣象學中仍存在不少未知領域有待探索,於是決定留校攻讀大氣、海洋與氣候博士。

在美國追蹤龍捲風所使用的流動多普勒雷達

學而用之,創新創業

完成博士論文後,崔博士於2019年年初回澳。不久後的 4 月,珠海出現了極為罕見的水龍捲,令 2 艘共載有8人的漁船沉没失蹤,當中包括有澳門漁民。此事讓崔博士萌生創辦知天氣象科技的念頭,希望通過發揮自己的氣象學專業,為有需要的群體提供更為精準的氣象信息及預測服務,從而賺取進行氣象研究的本錢。由氣象局等政府單位免費提供的氣象信息,主要針對普羅大眾日常生活及生命安全而設。然而,不少商業(如商用航空、工程建設、物流、期貨投資決策等)的運作天氣敏感,精細及針對性的氣象預測可助進行更科學的業務管理及商業決策,提升效率及減少風險。在外國,私人商業氣象服務已經較為成熟,唯內地於2015年方正式容許民眾開設私人企業向客戶提供商業氣象服務,故國內市場稱得上為一片藍海,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知天氣象科技有限公司的辦公室大屏幕

有見及此,崔博士於 2019 年 9月與兩位氣象同好共同創辦知天氣象科技,並推出針對航海人士而設的ThunderScope實時雷雨信息服務,通過電腦視覺學習技術分析實時氣象數據以預測雷雨走勢,從而劃出危險區並向區內船舶提供航向建議,協助船隻及時避開危險。可惜,公司於創立數月後便迎來持續三年的新冠疫情,大大打擊了潛在客戶了解商業氣象服務的意欲,令創業難度無限升級。萬幸,經過團隊一番努力,公司在歷經磨難後最終迎來𥌓光。首先,公司投放資源研發基於人工智能的氣象衛星數據處理技術,並成功通過嶄新深度學習算法,研發出夜間可見光衛星雲圖反演技術 NightVIS,解決晚間缺乏陽光照射下難以監測雲層的難題,能大幅提高預報員於晚間監測及評估惡劣天氣(如熱帶氣旋、暴雨、霧及冷鋒等)的能力,經測試後可清楚捕捉2017年超強颱風「天鴿」引致其採取偏西路徑直趨澳門的環流重整過程。崔博士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為此項技術申請內地及國際專利,並將在內地獲得專利授權,相關氣象衛星圖像產品亦即將推出國際市場。另一方面,公司亦有幸為港澳兩地的政府部門提供與氣象有關的專業服務與合作。長遠而言,崔博士希望將公司打造成「高、精、專」的氣象科技公司,在惡劣天氣監測及預報領域上再接再礪,向世界各地提供更精準的氣象數據服務。

NightVIS 夜間可見光衛星雲圖(左)與傳統紅外線衛星雲圖對比圖 (右)- 天鴿


交流增益

對於澳門政府有意發展科技產業以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本為科研出身的崔博士非常支持。他認為,提高本地科技人才培養及吸引更多科技人才來澳是轉型成功的關鍵。除需向人才提供所需硬件配套協助其充份發揮專業技能外,他建議特區政府致力創造人才交流的機會。始終,創新乃不同想法的碰撞及融合的結果。因此,一般較少參與社交場合的科技人才進行線下面對面交流,有利擦出更多新火花。

崔博士獲邀為澳門科學館「點亮星辰」活動講者

少年的好奇心,加上持續學習與鑽研,最後利用專業知識創業,一路走來均為自我興趣在驅動前進。崔博士的創業經歷,是成就人才的模式之一。當然,一路上,還是離不開大環境的因緣際會,以及家人的支持。

澳門人工智能科研方興未艾——專訪澳門大學科研人員李佩盈

近年人工智能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從AI繪畫到ChatGPT的面世,每項技術都打破了人們對機器死板運算的印象,這些程式是人工智能領域中深度學習的成功例子。除了這些例子之外,深度學習算法同樣應用在各種生活和行業上,但技術的發展離不開人員的研發。澳門雖然以旅遊業為主,但隨著新四大產業的發展,也有一批從事人工智能的科研人員。

今次,我們專訪一位從事人工智能科研的澳門青年——李佩盈。她於澳門培正中學畢業後,赴美國修讀應用數學學士和金融工程碩士。畢業後,她在2022年加入澳門大學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為實驗室的科研人員。

李佩盈

人工智能與數學邏輯

李佩盈從小熱衷於數學和邏輯思考,解開數學難題是她的興趣。在中學時,她也加入學校的機械人小組,初次接觸編寫程式。由於對數學和編程的興趣,她在中學畢業後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升學,主修應用數學,同時副修計算機編程,應用數學與計算機編程都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基本工作,通過專業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在數理分析方面的能力。大學畢業後,繼續進入研究院修讀金融工程碩士學位,研究的也是應用人工智能模型來進行金融產品定價。

李佩盈在美國加州大學畢業時的相片

金融工程涵蓋數學、金融學與計算機科學,透過信息科技和數據科學來提高金融產業的營運,而人工智能正是聚焦在大數據和信息科學等範疇。她解釋,不論金融工程或其他數據應用,人工智能背後的基礎數學模型和核心原理是相近的,只是需要設計特定算法來配合數據應用。李佩盈在碩士畢業的項目上,正是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模型,來完成衍生產品定價及風險量化,這讓她意識到人工智能具備非常大的潛力。

「過去我們建立數學模型,大多依靠可解釋性來推斷一套貼近現實的模型,但自從人工智能被應用後,我們可以透過豐富的數據輸入讓模型進行自我修正和學習。」她強調我們正身處大數據時代,現實中可獲得大量數據供分析和預測,所以人工智能是非常具潛力的工具。「人工智能可以套用在任何行業,事實上很多人所講的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深入現今社會的每一個環節和行業,我希望能看到高新科技與傳統行業結合的成果,捉緊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機遇。」

回饋和建設澳門

在碩士畢業後,李佩盈選擇從美國回到澳門,這個抉擇一方面是希望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另一方面是看到澳門和大灣區的機遇和前景。

「作為土生土長的澳門人,我希望能夠參與建設和回饋澳門。」她看到近年國家大力推動大灣區發展,如香港的金融業發達,深圳的科技行業日趨成熟,而澳門政府推出「1 + 4」的適度多元發展政策,有意推動現代金融、高新科技等發展,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對修讀相關專業的年青人提供很大的創造和發展空間,發揮自己的所長。

回到澳門後,李佩盈在機緣巧合下得知澳門大學的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並且有幸加入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團隊。這間實驗室在2018年7月成立,是獲國家科技部批准設立全國第一個智慧城市物聯網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她介紹,實驗室由不同教授帶領各個科研小組從事不同領域的學術研究,例如她所在的小組主要是研究圖數據結構上的深度學習算法,並且改進模型,當中既有側重數學模型本身,亦有側重各種應用方向,如交通、醫療、社交媒體和推薦系統等。

澳大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內的未來城市智慧交通增強仿真實驗平台

現時,李佩盈的個人研究是利用圖神經網絡對稀疏時空數據作補全。她解釋這類模型的應用方向非常廣泛,例如在一些缺乏足夠交通流數據的城市,可以利用算法來設置虛擬交通流傳感器,補全稀缺的數據,提升下游預測任務的準確度。這項算法可以應用在交通、物流和天氣等方向。

從海外回到澳門工作,會不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

李佩盈認為分別不太大,因為自己在美國修讀研究生期間,便開始參與研究助理工作,讓她對科研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加上平日工作接觸到來自不同背景的研究員和同學,亦令她容易適應與不同的人合作。即使回到澳門,這些經驗也能讓她迅速地投入現時的工作。她又表示在美國留學時她經常出席教授與助教的課外答疑時間,並借此機會多發問,而教授和助教也樂於分享寶貴的經驗,甚至課堂之外的知識。「我認為這些是寶貴的教學資源,所以同學們到海外留學,應該多多運用這些資源,豐富自己的知識。」

科研需要一種韌性

李佩盈正在進行研究工作

由學習知識的學生搖身成為生產知識的科研人員,這種身份上的轉變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嗎?

李佩盈認為讀書和科研有著其相似的地方,就是對知識的追求和好奇心,需要不斷地自我學習來增值,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在於,讀書時老師會為你作安排,反之科研則更多是自我探索和創新。

「讀書時,成績表上的分數高低會說明好與壞,但研究上沒有任何人來給你打分,因為科研的工作講求創新。」因此,研究就是不斷地探索,而且不一定如期獲得相應的成果,一旦發現來到「掘頭路」,便整理之前的經驗,重新思考新的方向,再向目標探索。她感到「做科研更需要一種韌性,因為創新就是往未被研究的方向前進,成功與否是未知之數。」

當然,成敗的關鍵不只在於知識和經驗,亦在於工作的心態,保持樂觀的心態能讓工作事半功倍。李佩盈提到自己有時候會過於埋頭在學習和工作上而忘了時間,但她明白成果無法一朝一夕就達成,所以會盡量適時安排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來放鬆精神。在美國留學期間,她加入校內的合唱團和古樂合奏團,以音樂來舒緩自己的情緒。她也分享到,在美國加州大學的時候,每當考試的日子裡,學校住宅區的學生會在某個時間一起大叫,一方面是作為情緒上的抒發,另一方面是互相鼓勵。現在投身科研上,她每天亦會抽空做健身或運動鍛鍊,排解工作上的壓力。

李佩盈在學校古樂合奏團表演中負責管風琴及大鍵琴的演奏

對澳門前景的看法

近年澳門政府銳意發展特色金融,也提出吸引更多高端人才來澳門工作。曾就讀金融工程的李佩盈對澳門發展金融業感到樂觀。

她認為,澳門不像香港和上海等典型的金融城市,而且目前環球金融市場的競爭激烈,政府該利用澳門自身面向葡語系國家的市場,以及獨立司法管轄區的特有優勢,打通海內外市場的貨物、資金、技術及人員的雙循環。她建議政府該完善金融業的法律和法規,適當地降低市場的門檻,持續而快速發展金融市場。除此之外,澳門金融市場以現貨金融產品為主,她認為可以適時引進期貨等衍生產品,儘管這需要更高程度的金融科技和金融基建,但將有助各相關持份者均衡整體金融風險,為金融產業的高質發展打好基礎。

新四大產業與數字經濟息息相關,強調數字技術在經濟環境中的廣泛應用。數據是發展數字經濟的基石,因此她認為做好各行業的數據基建是很重要的。同時,作為科研工作者,她亦認為在完善的數據安全政策下,推動數據共享能有助豐富多方數據資源,促進數據驅動型決策。

最後,專業人才是發展新四大產業重要的一環,李佩盈期望政府繼續加強本地的人才培養,制訂吸引境內外高端人才的措施。她又鼓勵其他年青人,「我認為應該更重視傳統學科與高新技術的結合,把握大數據時代的紅利,在數字經濟下充分發掘各行業的新潛力和新機遇。」

我們從李佩盈的經歷看到,澳門的未來充滿各種機遇,新一代人才也能在科研前沿追逐夢想,為自己和城市的未來奮鬥。

獲得世界冠軍之後 ── 專訪舞龍運動員 高蓉智

2017年上海世界龍獅錦標賽,包括高蓉智在內的澳門舞龍隊擊敗成績最接近的東道主上海隊後,獲得第一面世界賽金牌。

2017年取得世界賽冠軍後高蓉智(上排左3)和隊友們合影

“一班老人家+十年的戰友”高蓉智在社交媒體寫下感言,還留下一句“珍惜每次比賽”。亞洲錦標賽和世界錦標賽金牌都得過,“小龍女”高蓉智的下一步會是甚麼?

“小龍女”是高蓉智社交媒體的名稱,她在舞龍隊擔任龍珠的位置,所以有小龍女的綽號。2017年是高蓉智參與舞龍運動的第11年,這些年間她和隊友帶著澳門舞龍隊一起從榜末突起。

2019年第五屆亞洲舞龍錦標賽中,澳門舞龍代表隊再次取得第一名,高蓉智(冠軍台上左4)和隊友在頒獎台合影。

一般人對舞龍的印象,停留在農曆新年等節慶場合。其實每年在世界各地(主要是華人地區)都有舉辦大大小小的龍獅比賽,有不同的競賽模式,強隊間競爭相當激烈。

九節龍規定套路、自選套路,重故事和戲劇感,是台灣隊強項;夜光龍,重高速動作及型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隊的優勢……還有比速度的競速賽,中國國內如上海等強隊不少。

圖中為日光龍比賽時場景,高蓉智擔隊中龍珠角色,掃二維碼可觀看該場比賽影片(來源YouTube頻道:世界舞龍TV)

圖中為夜光龍比賽場景,與日光龍相比夜光龍更重視舞動速度和龍的形態,這場比賽高蓉智亦擔隊中龍珠角色,掃二維碼可觀看該場比賽影片
(來源YouTube頻道:Dragon & Lion Dance)

高蓉智2006年加入澳門羅梁體育總會開始練習舞龍,那時澳門舞龍偏向傳統方向。“剛剛進隊時澳門舞龍隊根本不會被別的隊視作對手,參賽的目標僅是完成套路。”

拾起龍珠

舞九節龍,龍身8人,龍頭1人,龍珠1人在前引領全條龍的擺動路線。高蓉智在第一次接觸舞龍時,便認定龍珠位。

高蓉智形容舞龍珠像以前練習長拳中的舞棍項目

“舞龍珠跟武術的刀棍相近,正是我的強項。龍珠走在成條龍之前,可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很適合我。”但是高蓉智慢慢發現,在澳門傳統舞龍上教練比較看重龍的形態和動作。“那時澳門本地舞龍對龍珠選手要求較簡單,大家通常覺得龍珠位懂得走路線,有些柔韌性便可。”

圖中為高蓉智和體育會中存放的龍獅道具

第一年參賽,高蓉智被分配到B龍隊伍,一般實力較強的選手會組成A龍隊,B龍相當於後備龍。高蓉智性格要強,她不甘得過且過。

她性格源於家庭,父親年輕時當兵,高蓉智小時候所住的區域治安較差,更有機會遇街童截劫。父親讓她跟哥哥到武館習武,受到欺負最緊要懂得保護自己。“爸爸說受欺負先試自己應付,不行再叫哥哥出面。不過幸運的是,習武之後反而未試過真的打架。”

想贏,有好勝心,高蓉智立下決心不斷鑽研龍珠技藝。“那時我想,參賽為何不以獎牌為目標?要麽不玩,要玩當然想攞獎!”

只是,龍珠的角色如何能發揮更好?

高蓉智成長於網絡世代,確實為舞龍隊帶來突破的新元素。她透過網絡搜看不同國家地區的舞龍影片。“我看到台灣、新加坡等強隊的表演,龍珠的角色在他們隊伍裡非常重視。根本完全不一樣!”像台灣的龍珠選手多女生,一般會選有體操功底,或練過武術身段較靈巧的選手擔任。“強隊的龍珠鮮活吸晴,很多隊伍中都是表演裡的靈魂角色。”

馬來西亞隊教練受邀來澳分享,高蓉智和隊友在聆聽強隊經驗

學習、吸收,之後尋找隊中龍珠的突破口。“看到別的隊做得好的地方,我也思考哪些我能做,也會想哪些地方我可以做得更好。”高蓉智也非常勤於練習,一般很少缺席排練,努力的一點一滴,都被當時的教練潘敬文看在眼裡。

在2007年澳門舉辦的第三屆亞洲室內運動會,練習龍珠剛好一年,高蓉智便被潘敬文委以龍珠正選的重任,出戰。

一個人不能贏,需要一條龍

“始終,舞龍是項團體運動,它需要配合,更需要磨合。不像武術,一個人做好便行。”高蓉智的正選首戰,亦非事事順利,要承受一些微言和質疑。

採取新的套路式,怎樣可讓大家都信服和理解?

才練習龍珠一年,能有多少經驗和大家上國際賽場?

資歷深的選手眾多,憑甚麼是你這個新人?

高蓉智和隊友在上海時合影,高蓉智持龍珠

“剛玩舞龍又還未跟隊友熟絡,舞龍恰好又需要所有人配合才能做好,那一年壓力真的很大。”高蓉智只能更努力練習,用成績來作為回應。

幸好,2007年的亞室運比賽如願得到成果,澳門舞龍項目獲得銅牌佳績。“從前澳門不會被視為對手,那場比賽居然能讓對手感受到壓力。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高蓉智也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和想法,之後隊友開始接受她。“整條龍磨合得好,之後自然越來越順。”

2007年高蓉智亞洲室內運動會首次踏國際舞台

2007年高蓉智與教練潘敬文合影

高蓉智和她的隊友戰過兩屆亞室運(2007年及2009年),先後得銅獎和銀獎;得過2014年亞洲龍獅錦標賽冠軍,及後2017年世界龍獅錦標賽冠軍。

高蓉智在2017年獲得首次世界賽金牌後,一個採訪中的感言“我要感謝我們這條龍,大家能留下來,並一直走到現在。”

舞龍一周練習4天或以上,參加舞龍運動的多為就職人士,練習一般會在8點以後。龍身很重,需5至6人才能夠把龍身抬上天台,熱身後先練習一組規定套路,之後再按教練指示總結和重點加強。當然,體能訓練必不可少。

在舞龍運動中堅持下來,需要不少的毅力,高蓉智和她的隊友克服訓練的艱辛,比賽的壓力,成為了彼此的留下來的人。因為任何一個位置換人,整條龍又需要很長的時間來磨合,對整條龍都相當不利。

歷盡挑戰,在2019年重慶舉辦的亞州龍獅錦標賽中,澳門隊的表現贏得了中央電視台比賽評述的肯定。“在東南亞來說澳門也算是比較強的隊伍了。”

澳門隊在比賽中龍珠的表現受到認可,主要是與龍身的配合。比賽中評述介紹好的龍珠表演,能體現龍追著珠走,講求舞龍珠的人與龍頭的交流。不斷變化,來呈現龍的見珠、追珠、尋珠、弄珠等形態。

2019年武林群英會武術龍獅巡遊表演中,高蓉智在特定形態中暫持龍頭

高蓉智手持具澳門標誌性的蓮花龍珠表演

高蓉智和她們的“龍”,耗費十多年運動員青春,把澳門舞龍從榜末無名到東南亞強隊。誠如採訪開頭所問,世界冠軍都拿過了,高蓉智的下一步是甚麼?

“我們想讓更多人接觸到舞龍,更多人進來玩。”高蓉智說。

傳承

“從前新加坡是名列前茅的強隊之一,但承接不繼便沒落,現在主要是台灣和馬來西亞。”澳門隊曾師承新加坡,高蓉智也曾專門到新加坡找師傅訓練龍珠技藝,但如今這支舞龍強隊因為傳承不繼要讓位龍壇。

“畢竟每項運動裡運動員的生涯都十分有限,尤其舞龍7至8分鐘內全程需要高體能出賽。我們慢慢也要轉往教練或其他幕後位置。”高蓉智解釋,傳承是澳門舞龍隊要面臨的最大挑戰。

可幸澳門舞龍藉著特區政府當局的重視,加上高蓉智和團隊這些年的努力,承傳方面還留一線生機。

高蓉智帶新隊員時會特別為龍珠選手傳授龍珠技巧

在2017年開始,高蓉智的隊友紛紛開始入校組織學生舞龍興趣班,2020年後高蓉智也進駐中學,教導舞龍運動。2020年6月,舞龍正式成為了澳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受到更多的關注。高蓉智以舞龍運動員身份獲選為第二屆文化傳播大使,透過更多渠道讓人們看見舞龍。

“以前只可以在武館,體育會接觸到舞龍,而今有學校、興趣班等更多渠道。接觸了,知道,才有機會產生興趣。”2020和2021年高蓉智和舞龍界的伙伴組織了小學生五節龍比賽,希望能透過比賽發掘到更多有潛能的年輕選手。

五節龍項目共有九校派出龍隊出賽

2022年福虎賀新春暨迎澳門回歸23周年聯校舞龍比賽,比賽在蓮峰普濟學校舉行,包括五節龍和擊鼓項目

不過,仍然任重道遠。

高蓉智和伙伴需要思考更多,例如,如何改變大家對舞龍的傳統刻板印象,使舞龍在年青人心中更加有趣。“現時年青人的課餘興趣選擇很多,要有更多的心思讓舞龍吸引他們。畢竟好玩,你才會留下來。”她向我們介紹,像台灣地區的不少隊伍,有很多年青化的創新元素加入在舞龍裡。例如他們可以整隊都穿上卡通人物的服裝,配合劇情讓整件事更有表演性。

循這個方向做一些新嘗試,在2021年高蓉智參與的《夜・觀・應》環境舞蹈劇場中,團隊把舞龍結合劇場展現劇情。甚至在另一項正在籌備的表演裡,他們計劃將本土舞蹈元素結合舞龍,希望把舞龍的不同面貌帶給大家。

世界冠軍之後,高蓉智和隊友正為澳門舞龍播下新一批種子。

高蓉智與校內舞龍興趣班隊員合照

圖中為高蓉智所在體育會的舞龍新舊隊員、教練合影

希望我的“青春”終被吃掉,從澳門出發去做藥物研發── 專訪藥物研究學者 謝嘉敏

常有人形容,簡單吞下一顆藥,其實等於吃掉科研人員十年以上的青春。

謝嘉敏走上科研路,最初是想研發藥。她最近的研究範疇,是對抗炎症的藥物以及免疫學。走上藥物研究的開端,她便花了十多年。

謝嘉敏參加學會時與她的研究成果版面

謝嘉敏是來自澳門的藥物化學學者,不久前在日本京都大學完成她的博士論文。她作為第一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最近被刊登在國際權威的《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itional Medicine)》期刊上,她是澳門首位以第一作者身份成功投稿的研究員。她的研究主要關於如何利用藥物,增強有抗炎功能的Regnase-1蛋白質的表達,來獲得更好的炎症抑制效果。[1]

近年越來越多研究發現,不少癌症發病可能與身體的炎症密切相關。

癌症藥物,是謝嘉敏最想研發的藥物。中學開始她知道癌症病人的痛苦,直到大學,身邊親朋也不幸得病,經歷切身之痛,她希望能在為癌症藥物研發出一分力。

不過,藥物要從她的實驗室裡到真正被臨床使用,需要更多步驟。如毒理試驗、人體試驗以及臨床試驗等,為確保有效而且無毒,有層層關卡要過。雖然謝嘉敏只是開了頭,但像這樣的基礎研究十分重要。近現代藥物的誕生,都要從這一步開始。

藥物研究的開端

謝嘉敏成為藥物研究員,線索遠在2010年埋下。那年她從澳門中學畢業到日本留學,按照從小的興趣,她在京都大學選修了的生物化學方向的工程學。

謝嘉敏(中)在與同學一起計劃實驗流程

“就像我們的眼睛,能像相機快門一樣。好神奇。”謝嘉敏從小好奇人體的奇妙構造。後來她知道要理解箇中神奇,除了生物知識,還包含更多物理、化學的原理。快畢業時,謝嘉敏有機會到研究晶體學的研究所裡實習。

“好看。”電子顯微儀器下的晶體剔透,像水晶,這是她對晶體學的第一感覺。剛好這門學科與藥物研發關聯密切,晶體學研究的微小世界,深深吸引著她。於是順著興趣,後來她也修讀了放射晶體學的碩士。

蛋白質的晶體照片
碩士課程時候謝嘉敏(首排右8)與同學們合影

為世界的資料庫增添一頁

在生物學上,放射晶體學常常用於解構蛋白質或核酸的組成。謝嘉敏會研究一些獨特的蛋白質。不同的蛋白質具不同的功能,用方法使它結成晶體後,便能透過儀器觀察它是由什麼氨基酸組成的。

了解,仿造,然後才有機會應用。

謝嘉敏曾經研究過一隻遠古細菌的蛋白質。在她還是本科學生時參加的暑期項目,要為和歌山的水族館進行生態調研,工作是搜查海裡還沒被記錄的生物。其中一次她出海調研過程中,打撈到幾隻未被發現的物種,其中包括一隻生活在深海火山區的遠古嗜熱性細菌。她一直記著這隻獨特的細菌。

後來,謝嘉敏和導師在資料庫與其他同類細菌的比對,發現這隻遠古細菌擁有一個獨特的嗜熱蛋白,這種蛋白在近現代的細菌裡都已不存在。正是這種嗜熱蛋白的作用,讓這隻細菌可以常年生活在如此酷熱的環境裡。謝嘉敏便以這個嗜熱蛋白為碩士科研題目。

“這種發現不會即時有用,但可能在某時某刻,有人會發現這種蛋白的用途。”謝嘉敏舉例,疫情間常用到的核酸檢測技術PCR(聚合酶反應),便會用到另一種能適用於高低溫度切換的獨特蛋白質,如果沒有這種蛋白的運用,進行PCR操作便還需要手動地在熱水和冷水來回切換。發現這種蛋白的研究者,其實一開始也不曾想到能被這樣利用。謝嘉敏認同,基礎研究更像是為了解世界萬物的資料庫中增添一頁。

謝嘉敏到加拿大UBC大學交流時合影
謝嘉敏在操作當時全球只有兩台的低氧結晶密室實驗儀器

探索世界固然有趣,但研究員的另一面,面對更多的是各種壓力。

除非實驗結果告訴我錯了

出不來成果怎麼辦?

如何證明自己的想法?

實驗成果不如理想,要堅持還是及早放棄?

當然,還要為捍衛自己的想法,迎接各方的質疑。

謝嘉敏面對最多質疑,正是在《科學轉化醫學》期刊的投稿時。全因謝嘉敏研究中所採用的方法與概念,與主流習慣上的十分不同。她所用的Morpholino是一種核酸,研究領域主流做法,科學家通常會利用核酸來抑制蛋白質的生成。謝嘉敏則是完全相反,想用作增強。

謝嘉敏介紹,之前較少研究者會在mRNA層面做改動,新冠疫情讓mRNA疫苗興起給了她啟發。謝嘉敏把這個構思,與她早前翻閱實驗室其中關於Regnase-1抗炎蛋白質研究成果連繫起來。

Regnase-1是一種mRNA序列,主要作用是生成Regnase-1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可以分解造成炎症的炎症因子,不過它的特性是,會優先搜尋生成自己的mRNA序列來分解。“如果我能有方法讓它不再分解自己的mRNA,它可能便能花更多的‘力氣’去分解炎症因子。”

她構想是使用核酸Morpholino,通過Morpholino來阻隔Regnase-1 mRNA上的“訊號接收器”莖把環,Regnase-1蛋白質便不會認到它。謝嘉敏研究的雛型由此誕生。

謝嘉敏研究中的Morpholino使用效果演示圖

這樣的做法比較“非主流”,一些同儕會覺得這樣不設實際,加上這個方向的研究亦非謝嘉敏所在實驗室的強項領域。如謝嘉敏選擇另闢蹊徑,不能攤分實驗室的原定研究任務。這樣少不免會遭受一些微言與質疑。

“除非實驗結果告訴我錯了,否則我不會管其他人的說法。”即使周圍有眾多質疑聲音,謝嘉敏堅持把自己的想法透過實驗呈現出來。她逐步進行自己的研究實驗同時,擠一擠時間,也沒有放下實驗室的研究任務。

謝嘉敏在細胞層面上證明了自己的想法,把實驗總結成論文後,便投稿到《科學轉化醫學》期刊,接下來便是漫長的等待。“交稿後每一天醒來,第一時間便查郵箱,生怕錯過了結果通知。”

研究路上,排除萬難後迎來的卻不一定是好結果。《科學轉化醫學》期刊審稿人發來的郵件,委婉地告訴謝嘉敏的研究成果離可以投稿還差些距離。謝嘉敏因此失落了一整天。

“那天很難過,但慢慢知道還是要接受,整理下心情後我再聯絡審稿人,再向他們解釋我的構想。”謝嘉敏與審稿人交流後理解了他們的疑問,審稿人們想知道在更多不同環境中如動物體內是否也會有同等效果等。於是她請求到了第二次機會,準備添加一些動物實驗後再投稿。

反覆來回修改優化,歷時一年多,謝嘉敏的研究成果投稿被《科學轉化醫學》期刊接納。

謝嘉敏(首排左2)與實驗室裡伙伴合影

沒有答案的世界

“碩士的世界沒有答案,而且也沒有問題。導師不會吩咐我做研究,而是問我想研究什麼。”謝嘉敏指自己最大的變化便是變得擅長解決問題,研究上遇到的困難,今天不解決,它一直都還在。學士的時候答案都在書本裡有,碩士時連問題都只能由她每天問自己。

如何解決?為什麼?

   “就像沒有人能告訴我為小鼠注射時,最適合的平均速度和量是多少。我只能自己慢慢摸索約一個月,便知道是每分鐘1微升。”謝嘉敏說,研究的路走起來很不容易,本科時和她一起到日本留學的同屆澳門學生有幾個,現在還在科研領域的只剩下她。

實驗室生活也枯燥,朝九晚九,一周五天。有時候趕研究,她還要用週末時間做實驗。即便一天任務提前完成,謝嘉敏也要搜看不同方面的研究資料。知識涉獵面夠廣,她才能在思考研究問題上有更多的啟發。

“但當問題想通了,確實會像電影裡呈現科研人員攻克難題那般興奮。很多時候我刷著牙,突然便會‘叮’一下想通。” 唯有強烈的好奇心一直推動著她往前,研究上新發現的為謝嘉敏帶來喜悅,雖然後面總伴隨作總結論文的痛苦,不過她覺得都值得。

在2018年,謝嘉敏帶著在晶體學的知識優勢和經驗,到了京都大學的醫學院開始研究藥物,主要專注在免疫學和核酸研究領域。期間她發表了多篇炎症相關的研究論文,包括畢業前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的論文。

謝嘉敏在實驗室裡工作時

下一步

“在日本有很多機會,能見到得過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和他們交流,知道他們在科研路上也經歷過同樣的煎熬,然後便有種慰藉繼續走。”

明白到其他科學家從生活中尋找科研線索的脈絡,謝嘉敏還想吸收更多。她常出席國際性的學術交流和論壇,和其他科研人員交流她的研究成果,想知道是否還有優化的空間。“畢竟我真的希望,研究最終能成為真正幫到病人的藥物。所以希望能更完善它。”

取得研究成果之後,要做什麼?也會常困擾著謝嘉敏。她要思考研究路上的下一步。

博士畢業後,她準備去日本的知名藥廠磨煉幾年。“進藥廠工作,我會更了解藥物製造的整個流程。這更有利於我從事藥物研發的工作。”謝嘉敏準備去的藥廠擅長的藥物種類和領域,也與她之前接觸的免疫有差別,她可以藉此機會和更多不同的研究員交流學習。

有沒有回來澳門做藥物研發的可能?

澳門癌症的研究目前比較偏向幹細胞方面的研究,謝嘉敏的領域是從蛋白質和核酸的方向。她表示之後會有機會重返學術界,“那我要多努力發幾篇好的文章。”她認為如到時剛好有機會,藥物研發之路可能會在澳門繼續往前。

謝嘉敏到澳門大學做分享講座


[1] 謝嘉敏的團隊在研究中分別做了藥物對兩種疾病的效果模擬,一個是吸入細菌引起急性炎症的發炎抑制,另一個是免疫細胞對脊髓自我攻擊引起的炎症抑制。

創作的本質一定是最大的──專訪《海鷗來過的房間》創作團隊 孔慶輝 蘇偉鍵 劉志強

9月27號,澳門文化圈在社交媒體上沸騰了一晚。

第59屆金馬獎入圍提名名單揭曉,澳門本地作品《海鷗來過的房間》得三項提名,分別由導演孔慶輝獲提名最佳新導演、攝影師蘇偉鍵獲提名最佳攝影,以及音效師劉志強獲提名最佳音效。

這是澳門電影長片作品在金馬獎第一次獲得提名。鋪天蓋地的祝賀短信分別傳來孔慶輝、蘇偉鍵和劉志強的手提電話。我們找到了導演孔慶輝,邀請他接受採訪。

孔慶輝建議,要以團隊的形式受訪。確實,《海鷗來過的房間》是一次經歷團隊化學作用完成的創作。

《海鷗來過的房間》電影海報

“噢!阿蘇!”

金馬獎提名直播,孔慶輝最先知道被提名最佳新導演的喜訊。

“事實上,那晚我正在用手提電話在監視通渠器,在渠管內部畫面上不斷地顯示恭喜的信息。”孔慶輝笑著形容通渠時候的錄屏成為了這個時刻的見證。

楊千霈講完冗長的串詞,宣讀最佳攝影提名。陳克勤、鄭兆強、姚宏易⋯⋯都是電影攝影界響噹噹的名字,《血觀音》、《文雀》或《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沒看過也肯定聽說過。

“噢,阿蘇!”

正在搬工作室途中的音效師劉志強高呼,是那種替戰友吶喊的興奮。蘇偉鍵反而因為邊在剪片邊播放影片卡頓,自己錯過了宣布,他透過朋友的祝賀知道結果後再看回放。“當時我讓我媽媽一起看,她完全不明白那是什麼,哈哈。不過回想自己那時的心情,還是很驚訝的。”

輪到劉志強的最佳音效提名時,他聽到自己的名字後卻哭了出來。“當時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點了煙,蹲在一旁哭了兩分鐘。同場有一個不認識的大塊頭被我嚇到了。我也不知道在哭什麼,就是感覺:嗯,好啊。”較多參獎經驗的劉志強顯得份外感性。

“這次的心情比較平常心一些,相比之前《撞牆》那時我很興奮。主要是因為這次創作的歷程太長了,2014年開始但是在今年才最終製作出來。”孔慶輝之前在2016年的時候藉著短片《撞牆》踏足過金馬獎的殿堂,不過《海鷗來過的房間》是他導演的第一部長片,他用一個舞台劇演員與一個作家的故事,入圍了最佳新導演的提名單。

蘇偉鍵同樣是第一次拍攝長片,“即便到了頒獎禮那天,我還是不知道為什麼我會在那裡。依然是感到很奇妙和驚訝。”本來他預計自己三十多歲才有機會拍一部長片,但沒想到第一次便與電影界頂級的攝影前輩一起列在最佳攝影的名單上。“說實話,很多攝影即便是拍了一輩子也不一定有機會提名。(這次提名)真的很靠機會和緣分。”

這種機會和緣分在 2014年萌芽、交織,從孔慶輝構思《海鷗》開始。

攝影師蘇偉鍵(左)、音效師劉志強(中)和導演孔慶輝(右)

演員何一唱與作家迅生

《海鷗來過的房間》是落魄演員何一唱與空窗期作家周迅生的偶然相遇和碰撞。作家周迅生早已轉行成為地產中介,他有一個專門上去寫作的房子。機緣下,把房子的其中一個房間分租給舞台劇演員何一唱。

演員和作者兩者相互關聯,用自己的方式入侵各自的生活,當中還纏繞著複雜的感情線。

《海鷗來過的房間》劇照,主角之一作家周迅生。
《海鷗來過的房間》劇照,主角之一演員何一唱。


“作者和演員,他們是本質上相似,但做的東西相反的崗位。”孔慶輝把自己對創作的看法以及對表演的看法放到兩位主角上,嘗試通過這部電影去探討創作、生活和表演的關聯性。

“作者躲在後面觀察,然後創造出一個角色。演員是想像角色為何說這些台詞,進入角色被觀看。渴望創作或渴望被觀看,其實是通過創作來釋放慾望,通過飾演別人的人生來滿足自己生命的不足。這和角色本人生活上的壓抑、慾望關連。”孔慶輝說《海鷗》的故事從2014年開始構思,經歷多次推翻重來,本來何一唱的角色有想過是舞者、歌手或者學生。

因為孔慶輝在拍電影之前,一直參與劇場創作,於是何一唱的角色最終選擇了最熟悉的演員身份。剛好飾演何一唱的主演有過和角色相似的心路歷程,演員與角色間的共鳴使演繹自然又恰到好處。

《海鷗》劇情中的虛實交錯,“故事是作家觀察演員的現實,還是他自己的虛構想像呢?”孔慶輝在電影中運用特別的處理,透過疑真疑假的情節把觀眾拉進故事裡。

《海鷗來過的房間》劇照,房間裏的周迅生與何一唱。

機會與緣份

《海鷗》裡最重要的是緣分,緣分指的是孔慶輝能遇上現在這個團隊。

2014年,因為一段聲音的搶救孔慶輝遇到了劉志強,後來劉志強幫他做了《撞牆》的聲音。後來一次社工局更新人士的拍攝工作,也讓孔慶輝與蘇偉鍵首次合作,大家一拍即合,造就《海鷗》的這次機會。

“合作的先決條件是找到能夠信任的人。”孔慶輝解釋除了他相信團隊,更多的是團隊要足夠信任他,因為這次《海鷗》的拍攝充滿了變數。

《海鷗》的創作過程,其實更像在釀酒。孔慶輝拿著一個劇情骨架,有了些角色設定,把演員放到現場,半即興地開拍。演員在電影裡大部分時間都在做自己,孔慶輝給予一些必要的場口指令,他們把自身的經驗、自己的本色放進去,讓劇情有機地發生。

《海鷗來過的房間》是導演孔慶輝(左)和攝影師蘇偉鍵(右)合作的首部長片作品。

“這樣是很大的挑戰,但是也有很多得著。”孔慶輝承認這樣的拍攝模式其實也讓他痛苦,一直要想拍什麼,像美術組也會比較少時間去佈置。不過這樣讓電影包容了更多可能性。

其中有一天下雨不能拍攝,孔慶輝和團隊在等待的時候隨便拍點東西,拍到演員對作家房間好奇的一幕。

“我就想,如果演員反侵入作家的空間,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一個即興的偶然,便使《海鷗》整個作品的走向往不同的方向發展。

當然,對於拍攝團隊是一場十足的考驗。

“有些時候如果不知道明天要拍什麼,器材、人手和場地等會比較難安排一些。”蘇偉鍵在拍攝過程中,一般和團隊成員們在早上6點半便到拍攝現場。第一個鏡頭通常在8、9點才會開拍,中間這段時間他們會商量確定要拍的內容,蘇偉鍵會找時間安靜下來思考一下拍攝的靈感。

“這次的拍攝大概有60%是已經綵排過,40%是新的創作。”蘇偉鍵說這次《海鷗》的拍攝,跟過往一開始便很清楚導演要拍什麼的經驗不一樣,攝影的重要性後於演員。“算是寫實的,但我會選擇自己畫面和角度的呈現。”

因為寫實,蘇偉鍵為了方便演員的走動,在拍攝中採用了比較多的廣角鏡頭拍攝。“一方面減少對演員的限制,我在想電影的銀幕很大,嘗試多用廣角讓畫面感覺不會太近。”

蘇偉鍵在拍攝中也嘗試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在情緒強烈的地方卻沒有運用特寫鏡頭表達。“我反而想用廣角鏡。例如主角作家,他在寫作的時候很多借代,便想應該抽遠些。”

《海鷗來過的房間》劇照。

《海鷗》的劇情不複雜,推進依靠畫面和聲音,著重視聽語言。劉志強在孔慶輝第一天設計情節時,便要開始思考演員聽到音效、聲音時的想法,設計聲音如何使劇情發生變化。所以當劇情方向改變,劉志強也要快速地調整變動。

“音效和故事,就像吃西餐餐酒和主菜的地位一樣,他們應該是對等的。”劉志強舉例,在適當的時候可以設計一些聲音,呈現人物關係由疏遠到親近。“不過要能用聲音說故事,首先團隊的其他創作者,如導演或攝影等必須要有空間給予我去訴說。這需要團隊中成員的美學概念相近,才比較容易發生。”

全賴團隊各個崗位成員有充份的溝通和了解,彼此明白大家想做的事情。劇情、演出、畫面和聲音都如自然之中,混然為一,才有了現在的《海鷗來過的房間》。劉志強認為,金馬獎的評委可能也是看重這一點。

“這對電影創作者來說是個奢侈的狀態,但電影創作本應這樣。”孔慶輝說在電影工業化下其實難得,幸運地在澳門能做到。

劇情、影像與聲音有機配合,讓故事融於自然之中。

提名之後

“像是孩子順利出生一樣,鬆了一口氣。”

孔慶輝這次製作花了很多的時間,試了很多新事。“好像每個導演都有所謂第一部長片的包袱,不過時間長了會有點麻木。”他指往後要好好反省縮短製作周期,要在某個程度學會放手。“如果觀眾看完,覺得嗯,都可以啊。或者能從中拿到點東西,便符合我的期待了。”孔慶輝說。

問及提名後,大家是否有因此轉變?

“照常而已。”

“狂熱之後其實一切如常。”

“就係又拍下結婚嘢啦(就是又接拍婚禮的拍攝工作罷)。”

孔慶輝言笑自己可能再也不會寫劇本,“就是看見空白的WORD文檔或白紙,便覺得焦慮。”他形容自己像一塊乾了的海綿,需要重新吸水。他的方式是多接觸和感受這個世界,“互聯網這東西封閉了很多人的感官,吃飯或坐車時用著手機你會遺失了很多與這個世界的連接,這對於導演或編劇來說,便是損失靈感。”

“少不了酒精。”劉志強分享自己的靈感泉源,他指的其實是透過大量的社交活動,認識來自不同領域的人。“當你奇怪的知識增加了,某程度上是靈感的啟發。創作的靈感能通過這樣吸回來。”

蘇偉鍵更多的是回想《海鷗》的拍攝,誠言回看覺得自己拍的可能算是6、70分左右,留有一些遺憾。“不過重要的是當刻的我盡力了。目前處於一個想拍片,但未有想拍的東西的狀態。”獲得提名後他參加了金馬電影學院,將有機會與其他創作者共同合作碰撞新火花。

不過,孔慶輝認為這次團隊獲三項提名其實也帶出了一個很好的訊號。

“我們算是刀仔鋸大樹,我常覺得創作的本質一定是最大的,這次證明有人會看到這點。”孔慶輝介紹《海鷗》的拍攝團隊便是一個微型團隊,規模其實只有13人左右,遠低於港台的常規製作規模。現在澳門的電影生態是,很多人想像中的“拍電影”,就得是大規模的團隊製作。

《海鷗來過的房間》劇照。

蘇偉鍵認同,“不只是得一種方法做創作。大團隊你可以做創作,不等於少資源你就不可以做創作,亦都可以做到好質量的東西。”《海鷗》這樣的本土作品用低成本做出了效果,給本澳影視創作提供了可以參考的思路和方向。

2019年澳門經濟學會論文《電影產業策略》,分析過澳門本地電影產業危機。電影工作者要自負盈虧,對本地電影發展的形成阻礙。劉志強形容在澳門獲政府資助相對容易,澳門電影在這個土壤可以很好萌芽,但卻缺少完整產業和巿場,便相等於萌芽後沒水灌溉。這導致澳門電影會像《電影產業策略》中形容,“拍得這套不一定有下一套。”

《海鷗來過的房間》劇照。

“他(劉志強)是電影工作,我們只能是電影生活,即是有時間才能因興趣來拍電影。”蘇偉鍵笑言比如像《海鷗》團隊中,劉志強是少數能靠電影製作維生的電影工作者。他和孔慶輝如不靠其他工作,便沒法支撐電影拍攝的夢想。。

音效師劉志強與導演孔慶輝於短片《撞牆》後再合作製作電影長片《海鷗來過的房間》。

如今《海鷗來過的房間》獲金馬獎提名,成功讓澳門電影製作帶到大眾目光之前。到底能否為澳門電影產業化帶來一些推動力?劉志強憶述朋友說過的話,“澳門這個地方不會自己發生事。需要一班人一起,來讓事情發生。”

做企業其實是做服務 ── 專訪光聯集團創辦人 黃書展

「在2008年時,其實我便退休了。」黃書展2003年奮鬥5年後,把公司全權交給屬下打理。6年之後,他又復出創辨光聯,為公司拓展轉型。今天的光聯集團,已成一家為全國不同企業提供SD-WAN服務的公司。

SD-WAN即用軟件界定網絡。從前用電話線撥號,演化到現在的光纖,包括雲端,網絡的構成越來越複雜和開放。SD-WAN利用程式、軟體去控制整個網絡,使虛擬的通訊網絡變得可視化、軟件化和可智能管理,幫助很多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黃書展創辦的光聯集團,是全球第一家華為企業網路(SD-WAN產品)方案落地商,2003年創立至今19年,在全國已經有10家分公司。像是華潤集團、比亞迪、京東方及永輝超市等國內知名大企業,都使用光聯提供的網絡服務方案。

7080年代的斜槓青年

創立公司5年便退休。看似是位「佛系企業經營者」,但其實黃書展曾比誰都拼命,他還是那個年代的斜槓青年。

如果要把從事過的工種都列入履歷,黃書展至少可有十項。14歲開始在工廠剪線頭,做電子焊接工,麥當勞、BE ONE鞋店、玩具廠、翠園茶樓都做過,管過便利店,甚至還在台中賣過蛋撻。

7、80年代的澳門,不少人都有和黃書展差不多的共同記憶。輕工業盛行,一個家庭,六個孩子,很多人從小便開始出來幫補家計。黃書展則是負責自己的學費,從四年級開始,他便靠著不同工種的「半工讀」,一直供到自己22歲才到台灣唸大學。

1993年黃書展開始在台灣大學升學,理工科的選擇不多。電機、土木和化工之間,他選擇了回澳「有工開」的土木工程。黃書展上研究生實習時還幫忙建過捷運板橋線,不過他最終被工地的惡劣環境勸退,決定轉行。

進修商業課程,畢業後成為了統一集團的儲備幹部。畢業後半年內,黃書展便「捱」出頭,晉升為區域顧問。因為他表現好,工資比一般儲備幹部足足高30%以上,與當時台灣薪水領先的電子類專才相當。

把自己押在互聯網風口

「遠遠不夠。」黃書展父親早逝,澳門家裡尚有幾十萬貸款靠他償還。他想要尋求機會更加拼搏。

一次偶然聚會,黃書展認識到一位從事網絡供應服務的朋友。這次見面間接改變了黃書展的命運,他把自己押在了風口。

「當時『香港第一線』,在台北設立了分部不久。那個朋友介紹,在香港做銷售一個月能達20萬港元收入,當然相當吸引。」2000年時互聯網正處風口,所有網站相關的行業都不缺「錢」,黃書展心裡盤算這個收入水平,能輕易解決家中的負債。

於是,他從大企業分區顧問,反向成為了一位推銷員。

進去以後才知道實情不妙。台灣分部設立了九個月,因產品太新, 無業務成交,全部銷售員都只在白賺工資。黃書展面對工資驟降,本來台幣快五萬月薪轉職後只有兩萬四。但辭職已成事實,於是他也硬著頭皮開始推銷產品。

在新公司,黃書展主要售賣的是網絡專線及IDC數據中心,聯通兩岸的MPLS VPN(採用MPLS(多協定標記轉換)技術,在網絡營運商的骨幹寬頻IP網路上,構建企業IP專網)。以往兩岸公司聯絡通常會使用長途電話通訊或傳真,價格不菲,使用網絡專線可以節省不少。

既然存在需求,那為何其他銷售不賣產品?

出事

黃書展不懂技術,所以拼命銷售線路。他慢慢有些客戶,但陸續賣出去的產品開始出事故。

出錯,斷線,甚至失靈七天以上。

「原來因為技術還不成熟,網路不穩定,常會出現斷線。那次證券公司斷線事故,便讓他們老闆非常生氣。」黃書展終於明白,公司裡的銷售不敢賣,怕得罪客戶。

自從這次,黃書展開始熟悉產品,清楚了從下單至拉線,至安裝期間的過程。他知道哪些位置要向客戶解釋清楚,預先讓客戶知道可能遇到的情況。黃書展一方面也抓著技術人員跟進改善方案,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幫助客戶解決問題

「其實做企業更像是服務行業,光想著賺錢失敗的機率會很大。」盡力服務,讓黃書展轉危成機。

「當時總經理開支票給我時,也驚到了」,他未想過生意這麼好。後來像蕃薯藤,或是當時台灣最大的女性網站、手機網站,都成了黃書展的客戶。試用期3個月一過,他連升兩級,很快便成為了整間公司的最佳銷售。他當時獎金一個月最高達120萬台幣,很快還清澳門家中的債務。

東莞「開荒」

公司台灣業務步入正軌,老闆看中黃書展本是福建人、又來自澳門,覺得他適合開拓主要是港澳台商的東莞巿場。黃書展喜愛接受挑戰,於是一口答應去做「開荒牛」。

「踏出車站一刻,便立即想回家。連空氣,都臭到讓人無法忍受。」黃書展形容那年的東莞極不宜居。「連渠裡的污水都是凝固狀的,而且當地小偷猖獗,在東莞跑業務的都被搶或?過袋。」

有一次,黃書展在路上用手提電話,還未反應過來,手中電話飛脫,原來已被摩托黨搶走。因為自小「捱」慣,這樣的環境黃書展也能克服過來。澳門人的身份讓黃書展認識不少客戶,加上他堅持為客戶服務的理念,東莞這塊市場也被順利開發,東莞也在政府奮力發展下,之後也很快變成不一樣的光景。

合作伙伴、同事都提議他不如自己創業,於是連同伙伴們便從舊東家那裡代理了線路,再從線路業務延伸,開拓了周邊的設備租賃服務。靠著原來的客戶基礎,發展亦十分順利。

直到公司創立第五年。40歲不到,黃書展跟十多位員工表示退休,讓他們好好維持現有的客戶就可以,其他隨遇而安。「主要當時計劃要小孩子,一路走到創業也累了。希望留一點時間給家人。」

東莞總部所在地

復出

黃書展不在那幾年,員工們沒有真的「躺平」,反而讓光聯的營業額翻了一倍。他們希望黃書展復出,帶公司走向全國。黃書展起初拒絕,但後來被員工真誠打動。2014年他重返光聯,開拓企業網絡產品的業務。

2017年時,華為找上光聯。當時,國內其他提供企業產品網絡服務的同業者,全部都採用如思科公司等的外資軟件。軟件對當時的華為來說仍是短板,對比其他成熟品牌大概落後兩年。

華為前後拜訪了光聯上十次,後來出動到數通總裁來找黃書展,承諾2018年會完善軟件。出於對內資企業、國家安全等考慮,黃書展決定給華為1年的時間嘗試。後來貿易戰在西方政策針對下,華為經歷了更大的危機。「中間兩年公司沒有客戶,我們和華為一起守了兩年。」研發進程再往後拖到2019年軟件終於真正完善。在此期間,因產品不成熟導致的市場認可度不高,是靠光聯的技術與服務來穩住客戶的。

通訊行業論壇分享

2018年在華為全球HC大會上共同推廣SD-WAN服務
光聯集團與信通院簽約,共推數字經濟下建設智能網路合作

落戶灣區 轉型研發

借著和華為細分巿場,黃書展的光聯開始投入研發,填補了SD-WAN領域非高端巿場的空缺。2022年3月,為共助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光聯集團與中國信通院正式簽署合作,同時,光聯集團亦在澳門基金會支持下與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高等院校展開了產學研合作。同年,光聯集團在橫琴設立了分部,與光聯深圳總部、東莞運維中心、廣州分公司共同在大灣區發力。

在大灣區,更多像光聯集團的公司落戶,黃書展表示,開始有一些來自澳門的資訊科技人才,參與光聯的產品技術研發。

在通訊領域多年,黃書展認為青年人如要投身IT相關領域,可先培養興趣,現在網絡資訊發達,年青人在摸索興趣和專長上更多方法,專業發展上他們越早定便越好。

2021年在澳門會展上大力推廣科技服務

澳門未來發展智慧城巿,年青人認識資訊技術的底層邏輯也會具備相對優勢。智慧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政府牽引,帶動本地機構,以及更多技術公司加入共同思考和合力建設。努力使科技普及,有更大的空間融入社區。

人才培養方面相較以往更大空間,深合區等政策出台也為澳門青年提供了多一個選擇,他們不再受限於離家千里或轉行的困局中。黃書展希望靠光聯的通訊技術,幫助推動深合區打造無差別的生活環境,讓跨區發展的青年可以有更好的生活體驗。

帶著興趣和好奇,為世界解決一些問題──專訪植物免疫學者 敖博文

“它其實就是在路邊隨處可見的野草,名字是擬南芥。”

 敖博文是來自澳門的研究員,在他的實驗室艙門前鄭重地介紹他的研究對象,這樣毫不起眼的小草,在他的實驗室裡種滿了好幾個架子,井然有序。

芬蘭植物園(2018)

架上的擬南芥屬十字花科,跟油菜、蘿蔔、捲心菜是同屬。但和它的同屬“表親”不一樣,擬南芥不好吃,也沒有美豔的花朵,對人們來說它本是沒有任何經濟價值的植物,不過在實驗室裡,敖博文可以用它探索植物的奇妙。

比起印象中的植物學研究員,敖博文更加陽光健碩,是位年輕的博士。他描述下的植物研究,讓人感覺非常有趣味。敖博文自小愛生物學,他在做自己喜歡的事。

2013年敖博文開始在倫敦帝國理工大學修讀生物系學士,他在學士時開始研究擬南芥。對著這種平平無奇的野草六、七年,敖博文不會生厭,因為這種植物是植物學研究裡的小白鼠。敖博文後來在英國塞恩伯斯研究所裡,便借研究擬南芥的發現成果登上了《自然》期刊。

在英國Sainsbury Laboratory跟Nature文章的作者合照 (2021)

最好的開局

對一位植物學研究者來說,敖博文取得了“最好”的開局。去年3月,國際權威期刊《自然》刊登了以敖博文為第一作者的研究論文:《植物免疫回應PTI與ETI的協同作用機制[1]》。

生物學界普遍封《自然》、《科學》和《細胞》為三大神級期刊,研究成果被刊載,代表研究得到世界其他頂尖科學家認可,發現成果也足夠重要。這個罕有履歷,更能為科研人員帶來更好的工作機會和研究資源。

透過研究植物免疫領域的內容,敖博文成為了少數獲《自然》刊登論文的澳門研究者,他的研究更新了人們對植物免疫機制的認識。

“植物不像我們能打疫苗,但它們先天的免疫系統非常強大。”敖博文 2016年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學士畢業後,便在塞恩伯斯研究所著名植物免疫學領域科學家Jonathan Jones的團隊裡做研究。

跟英國教授(Jonathan Jones)合照
英國實驗室的學生跟教授合照

無用功帶來的驚喜

敖博文一開始想單獨研究植物的內部免疫受體,但是用擬南芥試驗了兩年,毫無反應。這兩年看似的無用功,給他帶來了新的發現。

“單獨激活內部受體不會奏效。”敖博文和導師討論後,把目光移向了植物內外受體的聯繫。

植物與動物一樣有免疫系統,在受到外物如細菌、病毒或孢子等感染時,它們會啟動免疫系統來抵禦侵擾。這個過程一般涉及外和內的兩種受體,像是植物的搜敵雷達,外部感應侵擾的外物,內部則感應侵擾外物向植物注入的毒素等。學術界既往認為內外的感應是獨立運作的,敖博文新的發現讓我們知道它們其實有聯繫,而且能互相增強作用。最終他的這篇論文刊便登在了《自然》。

更認識植物的免疫系統,我們可以改良植物品種,提高它的抗病性。

但這樣,有意義嗎?

“你知道嗎?按預測,2050年地球上的人口將會多到無法估算,但是現在我們的糧食供應已經快達到地球的頂峰了。”敖博文解釋,全年因為各種感染變壞的農作物占百分之四十。提高糧食作物的抗病性可以盡量減少這部分的糧食消耗,變相可以增加糧食的供應。

“當我知道植物學可以為人類解決這些具體的問題,便越發現這門學科有趣的地方。”

Norwich實驗室研究人員 (2018)

沉迷

近年斜杠青年喜歡自嘲“沉迷”工作,但這對不少科研人員來說是個工作常態。敖博文就常常“沉迷”工作。

強烈的好奇心,或是對未解問題的焦灼心,使敖博文無論在吃飯,或是通勤都想著工作。即便在休息時,也難停下思緒。研究連結著敖博文的整個生活,對生活的一觀一聞,他嘗試在箇中尋求靈感的啟發。

“沉迷”的現象在實驗室裡更明顯。敖博文在實驗室工作經常忘卻時間,做《自然》刊登的那篇研究時,試過從上午6點多進實驗室,再出來便已經是凌晨的1、2點。

“連續18、19個小時都待在實驗室裡,那陣差點想買個睡袋進駐。” 敖博文的睡袋計劃沒有實踐,主要礙於怕被實驗室保安趕走。他從投稿到刊登,歷時一年,三次來回修改,終於完成在《自然》發表論文。敖博文指一年的訂稿時間算是平均水平,慢的情況可能需要來回修改三、四年,因為審稿的科學家都會非常嚴格。

“那段時間壓力其實還不小,整天繃緊的狀態。投稿完成後我嘗試調整工作模式,畢竟做研究是一件長久的事情。”從此敖博文每天會抽30-45分鐘完全放鬆,他會去游泳。

亞洲運動會2018

“水下那種很安靜的感覺,跟冥想很像。那時我的大腦才能真正地放鬆。” 敖博文在一些學術會議上,介紹自己除了是吃貨,另一重要標籤便是喜歡游泳。他是位出色的泳手,曾經多次代表澳門出賽國際賽事。疫情前2018年的雅加達亞運會,他打破自己保持的50米仰泳澳門記錄後,便退役專心研究工作。

“畢竟做研究需要很多時間,這是我真正想做的事,始終需要決擇。”

興趣的開端

回想起來,敖博文一開始沒有想過會成為研究員,選擇修讀生物學主要是興趣使然。他對生物學的鍾愛,可以追尋自中學二年級。

“那時一開始是姐姐送給我的生物課外書,覺得細胞非常有趣。之後便自己越看越多書。”敖博文記得小時候看了很多各式各樣的生物書籍,知道便多像細胞的運作方式,或是基因的作用等。除了看書,他還得到中學生物老師的允許,在課餘時間讓敖博文泡在生物實驗室。他最喜歡把不同細胞或葉片等放在顯微鏡下,看看不同細胞的結構和形狀的差異。

敖博文認為,對希望進入生物領域的青年來說,多看書很重要。聊起選擇生物書目的趣事,敖博文想起,他當年慢慢可以開始跳級看生物書,中四時看中五、六的生物書完全沒問題。不過,他有一次嘗試買了幾本大學關於細胞學的書籍打算挑戰,發現裡面太專業的英文詞彙根本完全讀不懂。敖博文給同樣對生物感興趣的年輕人建議,進入專業前選書沒必要太專,應以培養興趣為主多涉獵廣泛的內容。他特別推薦可以一些知名生物學家的傳記,尤其在90年代生物技術爆發潮下,那些科學家都極具創意地發明了很多影響著今天的生物學發展。

“你可以從中學到那些成功生物學家的思路,他們是如何一步步研究出他們的發明,而且他們在設計實驗時都非常聰明和有創意。”敖博文解釋思路對研究者十分重要,年輕人選擇學校時也應考慮生物學系的多元化,多些不同領域的認識會影響他們對生物學的理解。

修讀生物,是否一定要立志做研究員?敖博文指他大學的同系同學裡,跟他一樣從事生物研究工作的佔少數。他覺得能從事與自己興趣相關的工作,是件幸運的事。

2021年11月敖博文開始到日本理化學研究所,開始研究更多植物的免疫受體。被問及會不會再投稿“三大期刊”?他笑說能有好的文章能投當然是好事,但目前不會是他做研究的首要目標。從一棵擬南芥,擴展到300多種不同種類的植物。他預計新計劃可能花3至5年的時間,順利的話能再發表好的文章,有機會可評上副教授。

在日本實驗室工作(2022)

敖博文將在生物領域繼續探索得更遠,在這條路上,他一直保持著興趣與熱愛。


[1] 《Mutual potentiation of plant immunity by cell-surface and intracellular receptors》

澳門人工智能產業的先行者——專訪普強公司創辦人何國濤

澳門一直尋找科技產業的突破口,但是發展本地科技真的具可能性?一套由澳門人開創“人工智能”系統告訴我們沒有不可能。今天聽聽我們的嘉賓何國濤分享,如何“玩”着發展“高新科技”。而澳門青年投身科技產業,是否又迎來最好的時候呢?

澳門人工智能產業的先行者

——專訪普強公司創辦人何國濤

廿一世紀以來,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這一代城市人的成長幾乎與科技發展密不可分。向手邊的智能手機說一句“喂,Siri”,在懶得打字的時候按下語音輸入功能,這些融入了“人工智能”的生活方式,印證着我們沒有掉落時代潮流的隊伍。然而,身處在澳門的我們,又有沒有機會走到“人工智能”隊伍的前列呢?

打機成就的人工智能產業先行

何國濤可以說是澳門人工智能產業的先行者。他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也是普強時代(珠海橫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普強時代”)的創辦人,曾獲北京影響力——最具影響力20強企業家、2020世界傑出青年華商等榮譽。普強時代是一家擁有人工智能底層技術的公司,主要以語音識別等技術為核心。產品包括銀行、政府部門等大型企業的語音交互分析系統,以及汽車智能系統。今年年初,豐田旗下雷克薩斯品牌的系列汽車已經用上了普強研發的車載語音系統。

語音識別這些聽起來很“高大上”的技術,對年輕人來說門檻會否高不可攀?其實在何國濤成為智能語音技術的領軍者之前,他也曾是一名普通學生。他說:“從事科技行業,最重要的是感興趣。聽起來很複雜的技術,做過就知道其實並不難。”

何國濤投身科技行業的源起,來自於他小時候喜歡打遊戲、在電腦嘗試不同技術。“打機打得很慢,於是研究如何改遊戲,怎樣多拿一些分、快一點升級。那時候也試過將譚詠麟剛出的歌從卡式帶放在電腦的聲卡裡播,發現有些音不對了,就查書看看如何把它改回來。其實放進電腦以後聲音全變成數字,很無聊的(笑)。”

發掘自己的個人天賦,善用興趣帶來的動力,何國濤後來選擇了計算機專業,並在北大讀書期間以優異成績,成為了拿最高獎學金的頂尖學子。

按部就班地迎來失敗,堅持不懈地迎難而

現時不少澳門的中學生,會擔心自己在內地高校跟不上學業進度,又或者適應不了外地生活。何國濤則告訴年輕人:“不要想太多、也不要太擔心,在內地讀書和工作不會很困難。”他正是如此按部就班地讀書學習、進行手上的項目、應對每一個挑戰,不需要戲劇化的機遇和奇蹟。

在北大期間,何國濤跟著導師研究的項目是銀行的網絡層。“那些代碼像一堆草,加上以前的網絡很差容易斷線,要不停來回切換電腦。當時花了三四個月蹲在實驗室裡,每天就是白天改代碼晚上回去打遊戲,不懂的就問老師,老師沒空就自己到圖書館查找答案,也不是很麻煩。”項目完成後,他們幾個學生還跑到廣東的不同城市親自為銀行安裝系統。

科技的成功革新,必定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再嘗試,每次應用新技術都是一次歷險記。“做新的東西一定會有奇怪的Bug(缺陷)。那時我們在順德,有一天在吃早飯時銀行行長把我們叫過去,說銀行擠提了。”原來是新安裝的系統癱瘓了銀行的網絡,有些農民提不了現金引起了恐慌,全村的人都跑到銀行要求取款。於是他們趕緊修復系統,網絡倒是恢復了,但網一通村民把錢全取光,好在幾天後大家看到相安無事又再把現金存回銀行。

“當時真的會很害怕,不過回頭再看就知道不用怕。如果當時自己放棄了,以後就不敢再試,這輩子就沒有這個機會了。”踏實前進的路上也定會遇到不少挑戰和困局,面對壓力迎難而上,堅持不懈才能讓自己有機會不斷突破、自信成長。

“沒有地方比澳門有更多機會

何國濤在北大畢業後赴美國繼續深造,並於矽谷創立了普強公司。2010年,他瞄準國內智能語音的空白市場,決定在北京成立普強信息並回到中國發展。到了2018年,他帶領著普強的團隊贏得首屆中國橫琴科技創業大賽第一名,獲一億元的研發獎金。然後他將公司落戶橫琴,拓展以大灣區為基地的業務。

雖然本地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仍然需要時間,亦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引導,不過現在就是最好的時代。何國濤十分看好澳門的未來前景,他相信當政府成功孵化具實力的科技企業,將能帶起整個產業的發展,並拉動周邊行業的繁榮。“澳門的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教育資源豐富,沒有地方比澳門有更多機會。”

普強時代目前在澳門也設立了運營中心,面向大灣區、澳門和國際市場,開展AI語音賦能與澳門當地語系化智慧改進升級業務。外在的政策環境條件良好,政商博企都有合作需求,目前公司已接到的項目眾多。加上政府近年大力推動智慧城市成為澳門管理新模式,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將是未來必然的發展趨勢。這對澳門的年輕人來說,投身人工智能行業處處都是機遇。

何國濤也接觸過不少本地青年,他認為澳門的新一代很聰明,腦筋靈活轉數快,澳門高校也有渠道讓學生到大公司實習,畢業以後具備足夠的能力在內地競爭,毋需擔心機會不足。他建議有興趣的年輕人,“不用急著創業,可以先入行試著做幾年,多嘗試不同崗位,由低做起找到喜歡的方向。發展亦不用局限於澳門,可以先到內地或是到歐美地區看看,多合作不同地區優秀的人才,這些經歷能夠增長見識、鍛練能力。”

創造價值、貢獻社會的“碼農

或許科技行業的從業者會給人一種的“碼農”的刻板印象:每天埋頭苦幹、生活枯燥、代碼寫到秃頭。而何國濤則說:“碼農能夠創造原來沒有的東西。其實並沒有聽起來那麼可憐,寫程式不會比打機辛苦多少,真的差不多。有人帶著做不會太困難,只要堅持做下去就可以了。這行有它的趣味,而且是有未來發展空間的。”

何國濤也分享道:“從事這一行並不局限於寫程式,當中亦有各式各樣的崗位。”以他的公司為例,智能語音的核心算法由數學系和訊號處理專業的成員負責研發,再交由工程師編寫成程式。然後由中文專業的人員進行標音配對,並聘請播音主持人員進行語音錄製。在產品最終面向市場時,同樣需要市場包裝和營銷人才……只要願意參與,人工智能行業的隊列隨時歡迎各界人才入伍。

在採訪的最後,何國濤向澳門的年輕人們寄語,這番說話對各行各業的青年也同樣有啟發性。“做事一定會錯,錯了一定要改。不要怕被罵,罵是在給你機會,說明你還有機會可以改。當事情解決之後,自己也會很高興、也會得到成長。能夠為世上創造新的東西、為社會作出貢獻,是最有價值和成功感的事。”